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坡先生谪居儋耳,置家罗浮之下,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。
葺茅竹而居之。
日啖荼芋,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。

东汉有两士,才智炫一时。


三公往访事,卧疴亦见辞。


伟明独不然,小道安取兹。

归去来兮,吾无以归奚以归。
既身不足以任责,畏首尾而心悲。


慕往昔之经世,嗟吾力之莫追。

沉饮非荒宴,凛然忽颓山。


或人欲问事,已醉不能言。


古来亦如此,名字垂千年。

黄子似渊明,城市亦复真。


陈君有道举,化行闾井淳。


张侯公瑾流,英思春泉新。

堂堂门下公,英发自初仕。


卷舒固以时,出处不为己。


朝廷登儒辅,德礼民有耻。

十年一麦禾,此岁亦难得。


寄语吾州人,不饮良大惑。


经时无死市,吏责亦可塞。

淮南夏早收,晚秧亦含风。


连舻似雍绛,千斛输吴中。


使君饮酒乐,岁美关梁通。

王道无偏党,此语闻诸经。


高贤如大海,亦以众流成。


文饶叹维州,刀锯人所更。

安昌汉耆儒,乐饮侈亦至。


东坡俭不固,少饮得径醉。


愚敢效戴崇,正复思其次。

斋居忽若遗,不识身与境。


颇疑酣中似,奈尔辄复醒。


东坡自云然,挈世一裘领。

苏公士冠冕,复似郭有道。


知士未达间,趣操保耆老。


精钢试九火,劳倦容不槁。

大明唐来寺,废苑西南隅。


青松拱高阜,崎岖有微途。


肩舆病我早,一马良可驱。

城东故盐渠,自昔谁所开。


似说全盛时,邈焉一长怀。


穿渠引江水,此计未为乖。

功名有天命,美好无定姿。


云梦未足吞,聊可巢一枝。


同时金门士,文学多瑰奇。

庭前两古柏,凌霄灿其英。


问此谁荣枯,雪霜见其情。


荣枯何足计,有酒还自倾。

高贤众所怀,众理应取是。


如何济众事,难成复易毁。


功成身无与,天运亦复尔。

一眼异青白,口语来啾喧。


酌一不酌一,用意何其偏。


谁似子孙子,高栖苏门山。

园林日夕好,花繁时鸟飞。


少年玩芳物,不饮成坐悲。


只今未白发,念昔已依依。

陶公群于人,而无人之情。


诗岂世外语,世语不可名。


东坡怜此翁,同调但隔生。

少贱足可喜,险阻更尝之。


为亲谋斗粟,无意出竞时。


缅焉效一官,报国方在兹。

幼闻锦江春,欲访子云宅。


叩门问奇字,便扫四方迹。


青云看一鹗,凡毛愧累百。

行乐尤宜少。
忆坡公、洞箫听罢,划然长啸。
四海共知霜鬓满,莫问近来何妙。

鹤毛鹿迹长交路,荇叶蘋花亦满川。


炙背每临檐日底,曲肱时卧树阴边。


一区绿草半区豆,屋上青山屋下泉。

比屋千竿见高竹,当门一曲抱清川。


鸥群浩荡飞江表,鼠辈纵横到枕边。


弱有添丁堪应户,勤无阿对可知泉。

人爱吾庐吾亦爱,秋原风物带晴川。


兰甘幽约宜阶下,竹助清虚要水边。


只好荫茅同背郭,何须蓄石慕平泉。

粝饭粗衣常自足,犹胜杜甫客西川。


老妻课佛清斋里,幼女鸣机夜火边。


几树凉云散高叶,一溪明月泻寒泉。

散发休休依灌木,洗心默默对清川。


一春富贵山花里,终日笙歌野鸟边。


聊可幽居除风雨,还劳长者访林泉。

旧宅西来无一里,别成农屋傍长川。


真堪习静如方外,虽可为家尚客边。


赁地旋添栽秫垄,凿池新滀沤麻泉。

早省宦径恶,荷锄宁带经。


岂不尝守郡,生涯百无成。


一夕偶不饮,鳏枕听遥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