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柳湖松岛莲花寺,晚动归桡出道场。


卢橘子低山雨重,棕榈叶战水风凉。


烟波澹荡摇空碧,楼殿参差倚夕阳。

我醉行水上,身轻如飞烟。


鱼龙互悲啸,伴我夜不眠。


羽扇挥浮云,月挂牛斗间。

送客沙头落日催,遥看重阁更同来。


清尊与闷都倾尽,倦马和诗总勒回。


憔悴远游悲骑省,豪华前事记章台。

梅从山上过溪来,近爱清溪远爱梅。


溪水声声留我住,梅花朵朵唤人回。

惠山分明龙样活,玉脊琼腰百千折。


锡泉泉上吐一珠,簸弄太湖波底月。


苍石为角松为须,须里黄金古佛庐。

庐山山南刷铜绿,黄金锯解纯苍玉。
庐山山北泼蓝青,碧罗幛裹翡翠屏。


昨日山南身历遍,今朝山北舟中看。

大江日东流,我坐自向西。


亦复拜新月,不为学蛾眉。


恭惟月生处,下临故园池。

看花不合在花间,外面看来锦一般。


每一团花三丈许,红花团绕白花团。

两月青山不暂离,入城未见有山时。


万峰送我都回去,只有鸡笼未肯辞。

雪馀官路已生尘,犹喜长河水稍深。


恨杀惠山寻不见,忽然追我到横林。

道是冰销快水程,不知青女解藏冰。


芦花多处竹阴底,砌作瑶堤不计层。

好山近看未为奇,远看全胜近看时。


回望七峰云外笋,两峰高绝五峰低。

昨晚匆匆解画船,石门未到已黄昏。


殷勤净慧烟中塔,送我今朝过石门。

灵山相识已平生,雨后精神见未曾。

一朵碧莲三万丈,数来花片八千层。

云姿雾态排天出,竹杖芒鞋欠我登。

夜云到晓不教收,初日微明又却休。


雨为岸花新洗面,水撩江草只摇头。


千篙百棹力都竭,十里九矶船正愁。

浪喜出峡来,峡亦何曾出。


两岸只无山,依旧江刻屈。

英州挽不来,峡山推不去。


行了一日船,依旧朝来处。

钟阜回头失,方山恋眼寒。


似巾檐短帽,如覆玉雕盘。


每恨青苍远,因行反覆看。

昨夜相携看霜月,今朝谁料起寒烟。


安知明日千峰顶,不见人间万里天。

晨征念王事,驽驾烦屡叱。


既陟崔嵬高,稍辞丛薄密。


乌牛沾宿露,白鸟明初日。

千峰万峰巴峡里,不信人间有平地。


渚宫回望水连天,却疑平地元无山。


山川相迎复相送,转头变灭都如梦。

流落江湖四见春,天恩复与两朱轮。


几年鱼鸟真相得,从此江山是故人。


碧落已瞻新日月,故园好在旧交亲。

胜地初凭一杖收,正教吴楚落双眸。


千峰尽袅香垆气,九派平拖瀑布流。


忽暝乾坤垂混阖,欲归身世半沈浮。

千山立马送斜晖,平楚苍然色渐微。


最是东南欲尽处,黏天一点白云飞。

风吹浩荡去,却在芦江湄。


燕子矶头月,清光当待谁。

百盘天益孟门雄,赵魏山川指掌中。


一柱雨缭穿落日,千岩云脚断回风。


黄龙倒挟河流上,白马俄惊练影空。

回首尘寰去渺然,山中别是一风烟。


好乘晴色上高顶,要看清霜明月天。

日落返察矶,无地可卓筇。

回首池阳山,九朵金芙蓉。

溪流出港急,树色收云封。

云蒸湖气卑还湿,雪洒波光暖却融。


有客碧油冲暮雨,何人青雀破长风?


孤城向水萧条里,残腊催年惨澹中。


最是多情醉游地,故人零落又西东。

路近西陵易怆神。
一袈裟地许平分。
玉棺好伴魏城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