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雨外风非细,风中雪更飞。


夜声吹不尽,寒客卧相依。


一醉醒醒了,平生事事非。

春旱愁人是去年,如今说着尚心酸。


篙师莫遣船迟著,见说苏州好牡丹。

白日照寒野,缅然千里平。


驰晖一以没,浩荡惊飙生。


露彩林表见,月华波上明。

才到秋来气便高,雁声天地总寥寥。


客怀今夜不成寐,风细月明江自潮。

拈椎竖拂事非真,用力端须日日新。


只么虚空打筋斗,思君辜负百年身。

松风一榻雨萧萧,万里封疆夜寂寥。


独坐瑶琴悲世虑,君恩犹恐壮怀消。

灵飙动阊阖,微雨洒瑶林。


复此新秋夜,高阁正沈沈。


旷岁恨殊迹,兹夕一披襟。

霜林金碧迷青红,木叶萧萧澄远空。


长湖洲渚乱吞吐,上方楼殿森玲珑。


廊僧暝汲怯寒溜,舟子夜语惊天风。

落阱重逢下石人,七旬衰病命逡巡。


藤萝深箐猿猱穴,瘴疠穷山虎豹邻。


枯木几时沾雨露,戴盆何地见星辰。

永宁三百六十滩,顺流劈竹上流难。


来宾霜雁岁方晏,唤客荒鸡星未残。


羸躯肯容老巴国,濯发真如到洧盘。

投辖多情信宿留,长河未曙夜悠悠。


池停蛙鼓雨初霁,窗静蚊雷风乍秋。


寻壑经丘殊窈窕,谈玄举白更风流。

千仞峰头佛日晴,云端忽见两僧迎。


篝灯宴坐昙华结,汲水煎茶雪浪生。


翠竹黄花同入偈,蛟龙丘蚓杂题名。

驿亭临白水,石榻满苍苔。


远客浑无梦,江声枕上来。

野寺萧条厌客喧,雨披修竹乱纷然。


已因无食聊从仕,深悟劳生不问禅。


未至莫忧明日事,偷闲且就此宵眠。

云气连山雨泻盆,莫投僧舍欲关门。


暂时洒扫宽行役,终夕崎岖入梦魂。


烦热暗消秋簟冷,烝濡未解夜灯昏。

春宵卧无相,月照五溪花。


掬水洗双眼,披云看九华。


岩头金佛国,树杪谪仙家。

幽壑来寻物外情,石门遥指白云生。


林间伐木时闻响,谷口逢僧不记名。


天壁倒涵湖月晓,烟梯高接纬阶平。

久落泥涂惹世情,紫崖丹壑是平生。


养真无力常怀静,窃禄未归羞问名。


树隐洞泉穿石细,云回溪路入花平。

日日春山不厌寻,野情原自懒朝簪。


几家茅屋山村静,夹岸桃花溪水深。


石路草香随鹿去,洞门萝月听猿吟。

小阁藏身一斗方,夜深虚白自生光。


梁间来下徐生榻,座上惭无荀令香。


驿树雨声翻屋瓦,龙池月色浸书床。

山石崎岖古辙痕,沙溪马渡水犹浑。


夕阳归鸟投深麓,烟火行人望远村。


天际浮云生白发,林间孤月坐黄昏。

昨夜月明峰顶宿,隐隐雷声翻山麓。


晓来却问册下人,风雨三更卷茅屋。

水边杨柳覆茅楹,饮马春流更一登。


坐久逐忘归路夕,溪云正泻春山青。

山行初试裌衣轻,脚软黄尘石路生。


一夜洞云眠未足,湖风吹月渡溪清。

风雨偏从险道尝,深泥没马陷车箱。

虚传鸟路通巴蜀,岂必羊肠在太行。

远渡渐看连暝色,晚霞会喜见朝阳。

萧然山馆似僧房,三尺寒檠一炷香。


风卷松涛清入梦,窗涵月色冷侵床。


倦来不觉良宵短,明发从教去路长。

寄语阳和及蚤来,何须堤柳与江梅。


五更月落天鸡唱,更有城头画角催。

真个而今亲试。
月白霜浓萧寺。
佛阁梦双凭,第三层。

桥据湖中,下种红白莲花,方广数亩,夏日清芬,隐隐袭人。
霞标云彩,弄雨欹风,芳华与四围山色交映,携舟卷席,相与枕藉乎舟中。
月香度酒,露影湿衣,欢对忘言,俨对净友抵足,中宵清梦,身入匡庐莲社中矣。

旅馆谁相问,寒灯独可亲。


一年将尽夜,万里未归人。


寥落悲前事,支离笑此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