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,解衣欲睡,月色入户,欣然起行。
念无与为乐者,遂至承天寺,寻张怀民。
怀民亦未寝,相与步于中庭。

己卯上元,予在儋州,有老书生数人来过,曰:“良月嘉夜,先生能一出乎?”予欣然从之,步城西,入僧舍,历小巷,民夷杂糅,屠沽纷然。
归舍已三鼓矣。
舍中掩关熟睡,已再鼾矣。

午夜胧胧淡月黄,梦回犹有暗麈香。


纵横满地霜槐影,寂寞莲灯半在亡。

佳人自鞚玉花骢,翩如惊燕蹋飞龙。


金鞭争道宝钗落,何人先入明光宫。


宫中羯鼓催花柳,玉奴弦索花奴手。

几个相知可喜,才厮见、说山说水。


颠倒烂熟只这是。


怎奈向,一回说,一回美。

不厌西丘寺,闲来即一过。


舟船转云岛,楼阁出烟萝。


路入青松影,门临白月波。

承明少休沐,建礼省文书。
夜漏行人息,归鞍落日馀。


悬知三五夕,万户千门辟。

宴罢珠帘半卷。
画檐外、蜡香人散。
翠雾霏霏漏声断。

独夜寒侵翠被。
奈幽梦、不成还起。
欲写新愁泪溅纸。

雪晓清笳乱起。
梦游处、不知何地。
铁骑无声望似水。

融融温暖香肌体,牡丹芍药都难比。


钗垂宝髻甚娇羞,花雪飞散青霄里。

叶下斜阳照水,卷轻浪、沉沉千里。
桥上酸风射眸子。
立多时,看黄昏灯火市。

客去车尘未敛。
古帘暗、雨苔千点。
月皎风清在处见。

一阵斜风横雨。
薄衣润、新添金缕。
不谢铅华更清素。

石湖醉眼小太空,乌纱白纻双鬓蓬。


翰林来从昭回上,满袖天香山水中。


青山半边日欲没,珠宫涌出初圜月。

江面波纹皱縠。
江南岸、草和烟绿。
初过寒食一百六。

湖上兰舟暮发。
扬州梦断灯明灭。
想见琼花开似雪。

流水苍山带郭。
寻尘迹、宛然如昨。
犹记黄花携手约。

人去西楼雁杳,叙别梦、扬州一觉。
云淡星疏楚山晓。
听啼乌,立河桥,话未了。

窗外捎溪雨响。
映窗里、嚼花灯冷。
浑似潇湘系孤艇。

春语莺迷翠柳,烟隔断、晴波远岫。
寒压重帘幔拖绣。
袖炉香,倩东风,与吹透。

三载红桥旧路,轻尘暗换年华。
依然灯火照香车,玉箫吹子夜,明月在谁家?


几度青衫泪湿,重来破帽檐斜。
殢人风景又天涯。

池塘草生春尚浅,桃李飞花初片片。


一尊花下夜忘归,灯火寻春畏春晚。


春风暗度人不知,满园红白已离披。

听话危亭句景。
芳郊迥、草长川永。
不待崇冈与峻岭。

雨雪空山滋味。
休认作、行云一例。
枯木寒藤聊暂倚。

澹白枝头弄影。
分异种、西来鹫岭。
月冷银河占清景。

天街雨过花满窗,万人壁立惊游龙。


飘飘衣袂欲仙去,宝鞭遥指蓬莱宫。


真人睡起春才柳,谁眷琵琶最先手。

耿耿秋情欲动,早喷入霜桥笛孔。
快倚西风作三弄。
短狐悲,瘦猿愁,啼破冢。

识破尘劳苦。
苦乐清闲,恣情歌舞。
有似孤云来又去。

芋栗又分六个。
遇投三、谓怀真个。
立子三人总忘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