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野寺垂杨里,春畦乱水间。


美花多映竹,好鸟不归山。


城郭终何事,风尘岂驻颜。

韦曲花无赖,家家恼杀人。


绿尊虽尽日,白发好禁春。


石角钩衣破,藤枝刺眼新。

洛下今修禊,群贤胜会稽。


盛筵陪玉铉,通籍尽金闺。


波上神仙妓,岸旁桃李蹊。

九日黄花酒,登高会昔闻。


霜威逐亚相,杀气傍中军。


横笛惊征雁,娇歌落塞云。

西边虏尽平,何处更专征。


幕下人无事,军中政已成。


座参殊俗语,乐杂异方声。

踏破千林黄叶堆,林间台殿郁崔嵬。


谷泉喷薄秋逾响,山翠空蒙昼不开。


一壑只今藏胜概,三生畴昔记曾来。

暮雨停骖处,僧庐古道边。


千峰环杰阁,一水下平田。


行役无期度,经过几岁年。

此山名自西京传,丹台紫府天中天。


似闻云鹤时降集,应笑磨蚁空回旋。


我来适此秋景晏,青枫叶赤摇寒烟。

梅花年后欲离披,恰是先生变食时。


送与西楼一尊酒,诸君莫负可怜枝。

此日登高处,千岩锦树稠。


无人嘲落帽,有客赋悲秋。


忽忽尘中老,匆匆物外游。

山居秋更鲜,秋江相映碧。


独临沧洲路,如待挂帆客。


遂使康乐侯,披榛著双屐。

迹远亲鱼鸟,功成厌鼓鼙。


林中阮生集,池上谢公题。


户牖垂藤合,藩离插槿齐。

羽檄催归恨,春风醉别颜。


能邀五马送,自逐一星还。


破竹从军乐,看花听讼闲。

丰年已卜稻如京,雪尽春从草际青。


竹里红旗行点点,松间白塔见亭亭。


暖回宿麦开寒色,风约疏梅度晚馨。

缓驱千骑出朝京,唤得春回眼界青。


旗脚灵风来庙步,马蹄山雪过昭亭。


极知太守怀忠款,端为君王荐德馨。

露白菊氛氲,西楼盛袭文。


玉筵秋令节,金钺汉元勋。


说剑风生座,抽琴鹤绕云。

碧霄孤鹤发清音,上宰因添望阙心。


睥睨三层连步障,茱萸一朵映华簪。


红霞似绮河如带,白露团珠菊散金。

青舸锦帆开,浮天接上台。


晚莺和玉笛,春浪动金罍。


舟楫方朝海,鲸鲵自曝腮。

琼尊犹有菊,可以献留侯。


愿比三花秀,非同百卉秋。


金英分蕊细,玉露结房稠。

玉壶倾菊酒,一顾得淹留。


彩笔徵枚叟,花筵舞莫愁。


管弦能驻景,松桂不停秋。

高楼倚玉梯,朱槛与云齐。


顾盼亲霄汉,谈谐息鼓鼙。


洪河斜更直,野雨急仍低。

暖溪寒井碧岩前,谢傅宾朋盛绮筵。


云断石峰高并笋,日临山势远开莲。


闲留幢节低春水,醉拥笙歌出暮烟。

曾经泽国鲸鲵息,更倚边城氛祲消。


春入汉关三月雨,风推秦岛五更潮。


但从使者传封事,莫向将军问赐貂。

邦君采菊地,近接旅人居。


一命招衰疾,清光照里闾。


去官惭比谢,下榻贵同徐。

聊为飞砾戏,愈切愈纷如。


自是取势阔,非关用意疏。


误惊花鸟起,乱破锦苔初。

宗工方出守,大士此相亲。


不有今平叔,难酬彼上人。


毡毹连榻具,笋脯对盂珍。

岘首千里情,北辕自兹发。


烟霞正登览,簪笔限趋谒。


黄鹤望天衢,白云归帝阙。

硕贤静广州,信为天下贞。


屈兹大将佐,藉彼延阁英。


声动柳吴兴,郊饯意不轻。

府中自清远,六月高梧间。


寥亮泛雅瑟,逍遥扣玄关。


岭云与人静,庭鹤随公闲。

郡斋得无事,放舟下南湖。


湖中见仙邸,果与心赏俱。


不远风物变,忽如寰宇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