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晓起斋中望,千家未启扉。


潮能驱海走,风欲挟人飞。


烟寺钟初定,霜林叶半稀。

县在华清宫北面,晓看楼殿正相当。


庆云出处依时报,御果呈来每度尝。


腊月近汤泉不冻,夏天临渭屋多凉。

痴顽终日羡人闲,却喜因官得近山。


斜对寺楼分寂寂,远从溪路借潺潺。


眇身多病唯亲药,空院无钱不要关。

鼓吹娱俗耳,蛙鸣惬雅怀。


最宜凉雨歇,更与晚风偕。


骥子方长骛,云衢偶未谐。

高斋对秋山,平望殊不远。


虽违独往心,苍苍长在眼。


可嗟都邑游,终日红尘满。

村路烟欲暝,行人殊未稀。


借问往来者,营营皆有为。


乃知市朝客,趣务良可悲。

驿道苦车马,田庐悲斧斤。


谁栽官舍前,老朽完天真。


所愿明府心,庇树如庇人。

索索夕风遒,瀼瀼朝露裛。


啅雀袅寒枝,宿萤依败叶。


眇然秋兴长,坐与江潮接。

孤楼虽不高,足以瞰四远。


饷妇陌头归,田夫桑荫饭。


策吏省追胥,勿令农事晚。

百里有民社,古为子男国。


苟有爱物心,稚老皆蒙德。


为身不为人,鄙哉陶彭泽。

明府学既优,所闻今得施。


四境已澄清,还以书自怡。


西斋几黄卷,治原俱在兹。

为爱墙隅芳草色,故遮霜霰待新春。


火烧雨洗寻无处,只有东风吹旧尘。

霜菊娟娟尚有花,萧条厅树暮啼鸦。


万竿修竹开侯府,十里青山隐相家。


麋鹿并游谙野性,诗书相对是生涯。

笔床茶灶素围屏,潇洒幽斋灯火明。


木落风霜初十月,坐寒星斗欲三更。


消磨永夜书盈案,分付闲愁酒满觥。

衙鼓鼕鼕送夕阳,经时无客上高堂。


渊明柳老秋多雨,子敬毡寒夜有霜。


山树叶稀晴摘果,斋炉灰暖晓焚香。

北风吹雁去翩翩,流滞周南又一年。


田为岁荒陶令秫,酒无人乞广文钱。


香笼钵水清晨咒,坐暖蒲团后夜禅。

修竹高槐交映门,公居潇洒近山云。


醉眠多似陶彭泽,官况贫于郑广文。


秋菊捣尘供晓饵,寒松收子和香焚。

漫与东风作主人,栽培花草伴闲身。


不辞伐竹成高架,收拾蔷薇一片春。

清明山色到前檐,汩汩溪流聚小潭。


一榻竹窗晴昼睡,依依春梦入江南。

不扫竹根藏笋茁,旋培残雪拥兰芽。


为君更接樱桃树,付与春风换却花。

风吹春日下南山,尚有轻冰结暮滩。


何事鸳鸯故相守,清溪不怕夜栖寒。

洛川春色几时归,漾漾清流照翠微。


日暖雪消沙岸软,鸳鸯相对不惊飞。

翠竹留人不忍还,暖泉春涨已潺潺。


寄言山鸟休归去,与尔同来乐此间。

卧听堂南布谷鸣,陇头细麦已青盈。


殷勤谢汝催春种,我为无田岂懒耕。

无客门阑尽日扃,两行乔木拥寒厅。


吏胥借问官何在,流水声中看竹行。

小园寒尽雪成泥,堂角方池水接溪。


梦觉隔窗残月尽,五更春鸟满山啼。

淮南梅柳想春还,怯见西州岁暮寒。


惟有看山心未厌,晴明终日在阑干。

一辞螭陛走天涯,客路悠悠老岁华。


住久不知身是客,自来堂下采黄花。

晋歌本自传幽愤,楚俗缘何作胜游。


宴豆雕文夸瀹卵,侠场星影斗飞毬。


光翻蘋吹都无力,暖着花烟不肯流。

独计年华念鬓华,秋来依旧滞天涯。


半分沈约愁销臂,一束钟繇忆赐花。


寂寞林蝉应自叹,氃氋庭鹤待谁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