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露宿风餐六百里,明朝饮马南江水。


未见丰盈犀角儿,先逢玉雪王郎子。


对床欲作连夜语,念汝还须戴星起。

皇天遣出家,临老乃学道。


北归为儿子,破戒堪一笑。


披云见天眼,回首失海潦。

生逢尧舜仁,得作岭海游。


虽怀跫然喜,岂免跕堕忧。


暮雨侵重膇,晓烟腾郁攸。

长淮久无风,放意弄清快。


今朝雪浪满,始觉平野隘。


两山控吾前,吞吐久不嘬。

江头一带斜阳树,总是六朝人住处。


悠悠兴废不关心,惟有沙洲双白鹭。



仙人矶下多风雨,好卸征帆留不住。

黄鸟无声叶满枝,闲吟想到洛城时。


惜逢金谷三春尽,恨拜铜楼一月迟。


诗境忽来还自得,醉乡潜去与谁期。

卧听金山古寺钟,三巴昨梦已成空。


船头坎坎回帆鼓,旗尾舒舒下水风。


城角危楼晴霭碧,林间双塔夕阳红。

梁益羁游道阻长,见公便觉意差彊。


别都王气半空紫,大将牙旗三丈黄。


江面水军飞海鹘,帐前羽箭射天狼。

万里东来双鲤鱼,衰翁悲喜得儿书。


闻过岘首已冬至,想到匡庐将岁除。


辛苦山行穿雪履,凄凉旅饭嚼冰蔬。

吴蜀相望万里程,征鞍忽报近湓城。


角巾已入三更梦,老眼先增十倍明。


告至遍为亲旧问,劳还深愧里闾情。

斜阳发东郭,初夜转西城。


寺阁疏钟动,渔村远火明。


苍茫林霭灭,扑漉水禽惊。

晓马骎骎路阻修,春风漠漠上衣裘。


三年衔恤空馀息,一日忘形愿少留。


末路悲欢随俯仰,此生身世信沉浮。

槐催举子着花黄,来食邯郸道上粱。


便欲扫床悬麈尾,正愁喘月似灯光。

千头剖蚌明珠熟,百尺垂丝鲙缕长。


柳下石门君有此,可能冲雪厌清凉。

湘岸多深林,青冥昼结阴。


独无谢客赏,况复贾生心。


草色虽云发,天光或未临。

曲江山水闻来久,恐不知名访倍难。

愿借图经将入界,每逢佳处便开看。

未到地黄滩,十里先闻声。


樯竿已震掉,未敢与渠争。


舟人各整篙,有如大敌临。

清和天气半阴晴,下轿携筇取次行。


不奈永丰山色好,云窥雾看未分明。

梅雨芹泥路不佳,闷来小歇野人家。


绿萍池沼垂杨里,初见芙蕖第一花。

哦诗浑忘路高低,忽怪松梢与路齐。

准拟醉眠萍实驿,驿西西去更山西。

行尽崎岖峡,初逢熨帖坡。


寒从平野有,雨傍远山多。


也自长沙近,其如此路何。

河牵一线流不断,雨散千丝卷却来。


烟际横桥村十里,船中倦客酒三杯。


老年转觉脾嫌湿,世路早令心似灰。

卷帆倚棹浅河津,忆泛长江步步新。


未免生涯寄风浪,不堪舟楫委埃尘。


往来欲就沙囊堰,深浅时看举策频。

峡行水落惟忧雨,通昔淋浪怨行旅。


千山万山生白烟,阳台那得云如许。


笺词腾告翠帷仙,丐我一晴翻手间。

前村后村啼杜宇,伴人忧煎与人语。


云寒日薄春一梦,地阔天低泪如雨。


我马虺隤我仆痡,岂不怀归畏简书。

望见家山意欲飞,古来燕晋一沾衣。


回思客路岂非梦,乍听乡音真是归。


新事略从年少问,故人差觉坐中稀。

水绿鸥边涨,天青雁外晴。


柳堤随草远,麦陇带桑平。


白道吴新郭,苍烟越故城。

乱山满平野,涨水豪大川。


仄径无辙迹,疏林有炊烟。


山农旦烧畬,蛮贾暑荷毡。

珍重池阳鲁使君,忘年交契独情亲。


江山佳处公开府,风雨来时我问津。


翠逼笋舆松径合,绿随秧马稻畦新。

黄茅白苇径才通,忽见晴岚扫翠空。


从吏只令俱蜑户,仙山何许是鸡笼。


逢人渐觉交游少,问路仍行盗贼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