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昔游三峡见巫山,见画巫山宛相似。


疑是天边十二峰,飞入君家彩屏里。


寒松萧瑟如有声,阳台微茫如有情。

昔别黄鹤楼,蹉跎淮海秋。


俱飘零落叶,各散洞庭流。


中年不相见,蹭蹬游吴越。

夜深困倚屏风后。


试请毛延寿。


宝钗小立白翻香。

海水无风时,波涛安悠悠。


鳞介无小大,遂性各沈浮。


突兀海底鳌,首冠三神丘。

相忆采君诗作障,自书自勘不辞劳。


障成定被人争写,从此南中纸价高。

六曲连环接翠帷,高楼半夜酒醒时。


掩灯遮雾密如此,雨落月明俱不知。

厌烦只欲长面壁,此心安得顽如石。


杜门复出叹习气,止酒还开惭定力。


成都二月海棠开,锦绣裹城迷巷陌。

玉墀暗接昆仑井,井上无人金索冷。


画壁阴森九子堂,阶前细月铺花影。


绣屏银鸭香蓊蒙,天上梦归花绕丛。

曾向金扉玉砌来,百花鲜湿隔尘埃。


披香殿下樱桃熟,结绮楼前芍药开。


朱鹭已随新卤簿,黄鹂犹湿旧池台。

丰沛曾为社稷臣,赐书名画墨犹新。


几人同保山河誓,犹自栖栖九陌尘。

屏风周昉画纤腰,岁久丹青色半销。


斜倚玉窗鸾发女,拂尘犹自妒娇娆。

画时应遇空亡日,卖处难逢识别人。


唯有多情往来客,强将衫袖拂埃尘。

读经一字礼一拜,瘦骨棱棱心苦辛。


看伊冷淡教人笑,定作阎浮百岁人。

此翁家世印累累,平生俯视造物儿。


堪笑痴人不省误,犹说此翁真个痴。

接人高下但唯唯,笑语相随不作难。


此翁胸次有泾渭,事不可处执如山。

武宁县中蔡老子,能棋能酒又能诗。


胸中百万多罗藏,不向人间说是非。

承平百事足,鸿都无不有。


策牍试篆隶,丹青写飞走。


纷然四方集,狐兔萃林薮。

不见已四年,既见还作别。


赠以墨竹屏,况此君子节。


岁月不我留,玉立空山阴。

鼓声绝罢香烟起,涌出潮音满座寒。


为问如何第一义,等闲拈却面前山。

日日春禽百转新,明窗棐几净无尘。


平生似有丛林分,秃鬓何为尚满巾。

一到山头却下山,终朝只在翠微间。


白云本是无心物,何事高低伴往还。

净练平铺月上时,无人吟得谢郎诗。


酒酣直欲捉倒影,千古风流几个知。

乌孙腰间佩两刀,刃可吹毛锦为带。


握手枕宿穹庐室,马上割飞翳螉塞。


执之魍魉谁能前,气凛清风沙漠边。

何处一屏风,分明怀素踪。


虽多尘色染,犹见墨痕浓。


怪石奔秋涧,寒藤挂古松。

□□□西域,通使敦煌,献□□珠,可复求市,而得不,则对曰,(对)若陛下化洽中国,德流沙漠,则不求自至,求而得之,不足为贵也。


齐景公时,雨雪三日,公被狐裘,坐于堂上,谓晏婴曰:“雨雪三日,天乐寒,何也?”婴对曰:“古之贤君,饱知人饥,温知人寒。


晋武帝问侍中裴楷曰:“朕应天顺民,与海内更始,天下风声,何得何失?”楷曰:“陛下受命,四海承风,所以未以比德于尧舜者,为贾充等诸人在朝。

谁氏园林择胜开,山环抱复水潆洄。


川横桥喜路不断,岸转船如峰自回。


意入敞亭趣有永,目游高阁望无埃。

海国夜凉星乱垂,石林逋客未眠时。


满帘月色吹轻雾,白露无声下竹枝。

冷蕊閟红香,瘦节攒苍玉。
更着堂堂十八翁,取友三人足。


惜此岁寒姿,移向屏山曲。

不是向空林,应当就磐石。


白云知隐处,芳草迷行迹。


如何只役心,见尔携琴客。

禁园绮合群芳茂,瑞柏屏开秀色呈。


托植久依仙杏密,附枝俄接帝梧荣。


非烟结翠和风细,滴露凝华晓日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