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不用长愁挂月村,槟榔生子竹生孙。


新巢语燕还窥砚,旧雨来人不到门。


春水芦根看鹤立,夕阳枫叶见鸦翻。

老去仍栖隔海村,梦中时见作诗孙。


天涯已惯逢人日,归路犹欣过鬼门。


三策已应思贾让,孤忠终未赦虞翻。

云烟草树,山北山南雨。


溪上行人相背去,惟有啼鸦一处。



门前万斛春寒,梅花可㬠摧残。

二日立春人七日,盘蔬饼饵逐时新。


年方吉郑犹为少,家比刘韩未是贫。


乡园节岁应堪重,亲故欢游莫厌频。

案头历日虽未尽,向后唯残六七行。


床下酒瓶虽不满,犹应醉得两三场。


病身不许依年老,拙宦虚教逐日忙。

葛衣疏且单,纱帽轻复宽。


一衣与一帽,可以过炎天。


止于便吾体,何必被罗纨。

七月一日天,秋生履道里。


闲居见清景,高兴从此始。


林间暑雨歇,池上凉风起。

园杏红萼坼,庭兰紫芽出。


不觉春已深,今朝二月一。


去冬病疮痏,将养遵医术。

今朝三月尽,寂寞春事毕。


黄鸟渐无声,朱樱新结实。


临风独长叹,此叹意非一。

四月一日天,花稀叶阴薄。


泥新燕影忙,蜜熟蜂声乐。


麦风低冉冉,稻水平漠漠。

上苑风烟好,中桥道路平。


蹴毬尘不起,泼火雨新晴。


宿醉头仍重,晨游眼乍明。

室小才容膝,墙低仅及肩。


方过授衣月,又遇始裘天。


寸积篝炉炭,铢称布被绵。

四月欲尽五月初,九十未及八十余。


开口何曾谈世事,收身且复爱吾庐。

晨起披衣出草堂,轩窗已自喜微凉。


余春只有二三日,烂醉恨无千百场。


芳草自随征路远,游丝不及客愁长。

蹴鞠墙东一市哗,秋千楼外两旗斜。


及时小雨放桐叶,无赖馀寒开楝花。


明月吹笙思蜀苑,软尘骑马梦京华。

长空黮闇如欲夜,白龙腾拿见云罅。


鳞间出火光照江,尾卷风霆雨如射。


老人百岁见未曾,儿童闭门伏床下。

三年流落巴山道。
破尽青衫尘满帽。
身如西瀼渡头云,愁抵瞿塘关上草。

拂面毵毵巷柳黄,穿帘细细野梅香。


春回江表常年早,日向山中特地长。


千古事终输钓艇,一毫忧不到禅房。

闲拂青铜一惘然,此生应老海云边。


凉飔入袂诗初就,幽鸟呼人梦不全。


天上鹊归星渚冷,月中桂长露华鲜。

石笋街西风景幽,醉眠万事付悠悠。


倦游我已七年客,促驾春无三日留。


枝上蝶稀红药老,舍中蚕起绿桑柔。

飘零随处是生涯,断梗飞蓬但可嗟。


稚子欢迎先入梦,从兵结束待还家。


食眠屡失身多病,忧愧相乘发易华。

十分历日过八九,徂岁迫人殊可惊。


霜木萧萧临古道,雪云惨惨冒高城。


山头噤雀无生意,水面饥鸢有堕声。

头风初愈喜身轻,书卷时开觉眼明。


养熟犬鸡随坐起,性灵乌鹊报阴晴。


韭菘饤饾春盘好,芝术筛和腊药成。

狼藉梅花委道傍,山樱已复占年光。


檐消积雪时闻滴,衣覆残炉剩得香。


老马已衰宁识路,寒龟未死且支床。

开年化日已舒长,渐见风和鸟变吭。


冒土萱芽抽嫩绿,拂桥柳色弄轻黄。


重温寿酒屠苏酽,探借春盘饼饵香。

桃李逢春次第开,坐看零落付苍苔。


压车麦穗黄云重,食叶蚕声白雨来。


镜里顿惊年事速,天边谁挽斗杓回。

小院钩帘扫落花,公馀萧散似山家。


下岩紫壁临章草,正焙苍龙试贡茶。


塞上远游心尚壮,车中深闭发先华。

棠梨花开社酒浓,南村北村鼓鼕鼕。


且祈麦熟得饱饭,敢说谷贱复伤农。


崖州万里窜酷吏,湖南几时起卧龙。

天地一气尔,阴阳司阖开。


郁蒸以为雨,回薄以为雷。


久郁无所泄,造化安在哉。

灰深火可宿,炷小灯耐久。


长流故不腐,易成必速朽。


我昔游青城,闻道巢居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