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柳未吹绵笋未抽,春郊风日正清柔。


疏疏帘影供高卧,袅袅舆竿懒出游。


无客共谋良夜醉,有花空动故年愁。

南陌争牛事已非,彩山又近放灯期。


风和已染柳千缕,山冷未开茶一旗。


酒病况当人别后,春光偏在雪晴时。

乍行春野眼增明,渐减春衣体倍轻。


人卖山茶先谷雨,鸦随墦祭过清明。


柳塘水满双凫戏,稻陇泥深一犊行。

税驾名园半日留,游丝飞蝶晚悠悠。


骤暄不为海棠计,长昼只添鹦鹉愁。


老去自惊诗酒减,客中偏觉岁时遒。

一春彊半病,颇废山泽游。


今晨忽良已,风日亦清柔。


朝餐具冷饼,瘦骨辞重裘。

不管筇枝破绿苔,闲穿万竹上荒台。


幽花经雨自开落,啼鸟喜晴时去来。


河岸家家装彩舫,儿曹处处唱青梅。

常年春日少春晴,拂面今朝暖吹轻。


水阁家家横小舫,园亭处处听新莺。


桃花不管诗人老,菖叶空催野叟耕。

雨断云归两作晴,夕阳鼓角动高城。


客愁正得酒排去,草色直疑烟染成。


莺为风和初命友,鸥缘水长欲寻盟。

常年看花时,辄苦风雨厄。


今年独异此,游人满阡陌。


翩翩出联骑,往往醉堕帻。

一庭舞絮斗身轻,百尺游丝弄午晴。


静喜香烟萦曲几,卧惊玉子落纹枰。


新春易失遽如许,薄宦忘归何似生。

春如人易老,愁与漏俱长。


酒著多思睡,花熏直欲狂。


新晴乾蝶翅,微暖滑莺吭。

儿童莫笑是陈人,湖海春回发兴新。


雷动风行惊蛰户,天开地辟转鸿钧。


鳞鳞江色涨石黛,袅袅柳丝摇曲尘。

芳树参差叶已成,园林随处听莺声。


游人正乐还兴叹,造物无心却有情。


糁径落红犹可藉,涨溪分绿已堪耕。

莫笑青州太守顽,三齐人物旧安闲。


晴明风日家家柳,高下楼台处处山。


嘉客但当倾美酒,青春终不换颓颜。

悠悠独梦水西轩,百舌枝头语更繁。


山鸟不应知地禁,亦逢春暖即啾喧。

新春十日雨,雨晴门始开。


静看苍苔纹,莫上人衣来。

朝来风日,陡觉春衫便。
翠柳艳明眉,戏秋千、谁家倩盼。
烟匀露洗,草色媚横塘,平沙软。

竹边台榭水边亭,不要人随只独行。


乍暖柳条无气力,淡晴花影不分明。


一番过雨来幽径,无数新禽有喜声。

故园今日海棠开,梦入江西锦绣堆。


万物皆春人独老,一年过社燕方回。


似青如白天浓淡,欲堕还飞絮往来。

日透微风暖,风揉嫩日佳。


只知趱桃李,不道落梅花。

只凭诗律作生涯,到处山林总是家。


便与清尊卧芳草,不妨皂盖拂残花。


侧闻温诏询耆艾,好趁春风入殿衙。

日暖风和明媚天,最宜吟咏入诗篇。


庭花吐蕊红如锦,岸柳飞丝白似绵。


深院雕梁巢燕返,高林乔木谷莺迁。

今岁天公大有情,一冬无雪又春晴。


红梅但觉飞香久,绿草何曾借雨生。


双燕翅如迎晓日,百花心更望清明。

林下春晴风渐和,高岩残雪已无多。


游丝冉冉花枝静,青璧迢迢白鸟过。


忽向山中怀旧侣,几从洞口梦烟萝。

今日天气佳,忽思赋新诗。


春光挟晴色,并上桃花枝。


白云浩浩去,天色青陆离。

幽禽啧啧语朝阳,细绿骎骎入女桑。


天上深宫调玉烛,人间和气应勾芒。


赤眉青犊终何在,白马黄巾莫漫狂。

云扫鱼鳞静,天开桂魄清。


梨花鉴中色,杜宇昼时声。


寥落将寒食,羁离念故京。

溪流清欲涨,山雪白仍铺。


耕陇晴罗雉,春渠暖日蔬。


禽鱼随处乐,草木向阳舒。

新燕池塘绿雨肥,初晴未暖日光微。


角巾犹带花梢湿,才倚阑干见絮飞。

江柳长天草色齐,新晴何物不芳菲。


无因化作千蝴蝶,西蜀东吴款款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