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嫩烟分染鹅儿柳,一样风丝。


似整如欹,才着春寒瘦不支。



凉侵晓梦轻蝉腻,约略红肥。

渥洼汗血种,天上麒麟儿。


才士得神秀,书斋闻尔为。


棣华晴雨好,彩服暮春宜。

怅卧新春白袷衣,白门寥落意多违。


红楼隔雨相望冷,珠箔飘灯独自归。


远路应悲春晼晚,残宵犹得梦依稀。

渭水自萦秦塞曲,黄山旧绕汉宫斜。


銮舆迥出千门柳,阁道回看上苑花。


云里帝城双凤阙,雨中春树万人家。

世味年来薄似纱,谁令骑马客京华。


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。


矮纸斜行闲作草,晴窗细乳戏分茶。

说着功名我自羞,喜君解剑换吴牛。


莫将江上一犁雨,轻博人间万户侯。

今年春半不知春,飞雹奔雷吓杀人。


缝得春衫元未著,免教惆怅洛阳尘。

江头一夜雨,晓路无新花。


我今为陈人,感此重叹嗟。


羲和挟两曜,疾走不可遮。

倚阑正尔受斜阳,细雨霏霏渡野塘。


本为柳枝留浅色,却教梅蕊洗幽香。


小沾蝶粉初何惜,暂涩莺声亦未妨。

去日堂堂挽不回,新年又傍鬓边来。


雨声欲作海棠祟,书卷只为春睡媒。


村舍瘦蔬供薄酒,地炉微火伴残灰。

自笑平生懒是真,闭门高枕动兼旬。


海棠千片已随水,杜宇一声无复春。


绿酒盈樽足忘老,朱樱上市正尝新。

药炉茶灶淡生涯,听雨犹能惜物华。


蘸岸顿添三尺水,沾泥不贷一城花。


闲摩病眼开书卷,时傍危栏弄钓车。

狼藉残花满地红,拥衾孤梦雨声中。


人生十事九堪叹,春色三分二已空。


但有老盆倾浊酒,不辞衰鬓对青铜。

老子年来百事慵,不妨诗课尚能供。


残花已觉胭脂淡,煮酒初尝琥珀浓。


羸病不堪连日雨,孤愁偏怯五更钟。

冬旱土不膏,爱此春夜雨。


四郊农事兴,老稚迭歌舞。


相呼长沮耕,分喜樊迟圃。

春来天气苦萧森,如缕云升便作霖。


寒溜何曾住一滴,绿阴忽已遍千林。


莼丝箭茁垂垂老,蓼浦菱塘滟滟深。

老农虽瘠喜牛肥,回首红尘万事非。


耕罢春芜天欲暮,小舟冲雨载犁归。

萧条冬令侵春晚,淅沥寒声滴夜长。


更事老翁顽到底,每言宜睡好烧香。

梅中最晚是缃梅,一日来看欲百回。


俗紫凡红终避舍,不妨自向雨中开。

天公似欲败蚕麰,雨冒南山暮不收。


騃女痴儿那念此,贪看科斗满清沟。

千点猩红蜀海棠,谁怜雨里作啼妆。


杀风景处君知否,正伴邻翁救麦忙。

恰喜西窗晚照明,虚檐又报雨来声。


端忧不用占龟兆,坏尽花时自解晴。

疏点空阶雨,长明古殿灯。


庐山岑寂夜,我是定中僧。

胸怀阮步兵,诗句谢宣城。


今夕俱参透,焚香听雨声。

春阴易成雨,客病不禁寒。


又与梅花别,无因一倚栏。

片片红梅落,纤纤绿草生。


无端夜来雨,又碍出门行。

春阴不肯晴,春雨断人行。


惨澹柴荆色,萧条鸡犬声。


香分豆子粥,美啜芋魁羹。

细雨吞平野,馀寒勒早春。


未增豪饮兴,先著苦吟身。


幽径萱芽短,方桥柳色新。

午夜听春雨,发生端及期。


世忧殊未艾,天意固难知。


士节承平日,人材南渡时。

春愁无处避,春雨几时晴。


黯黯阴连月,萧萧滴到明。


窗昏减书课,弦缓咽琴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