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龙眼初如菉豆肥,荔枝已似佛螺儿。


南荒北客难将息,最是残春首夏时。

波底金鸦夺眼明,脚根螮蝀界天横。


瘦藤欲度还休去,试数荷钱几个生。

风勒归云带雨回,不容老子小徘徊。


拨忙也到池亭上,昨日卷荷今尽开。

风不须多只是凉,穿花度柳到人傍。


细吹病耳飕飕响,徐弄轻衫拂拂长。

老眼偏明远岫孤,夕阳故遣树阴疏。


蝉鸣叶底无寻处,随意闲行偶见渠。

秋气堪悲未必然,轻寒政是可人天。


绿池落尽红蕖却,荷叶犹开最小钱。

一月秋阴一日晴,山禽相贺太丁宁。


不愁白发千茎雪,随喜黄庭一卷经。


晚雾薄情憎远岭,夕阳死命恋危亭。

忙里清流也带尘,闲中底物不长新。


水将树影挥空帚,枫换秋容作好春。


自是不归归便得,老来下笔笔如神。

人入溪园自掩门,溪流新落两三痕。


杖藜紫菊霜风径,送眼丹枫夕照村。


行住忽然忘近远,阴晴未肯定寒暄。

半疋轻烟束翠山,一梳寒月印青天。


生憎野烧无端甚,直上高林杳霭边。

行尽南溪溪北涯,李花看了看桃花。


归来倦卧呼童子,旋煮山泉瀹建茶。

晚云欲雨又欲晴,天借吾人作此行。


莫道行春无去处,山矾香里听溪声。

未须急访社中狂,且到西园探海棠。


今岁行春虽较晚,也胜雨里度春光。

急下柴车踏晚晴,青鞋步步有沙声。


忽逢野沼无人处,两鸭浮沉最眼明。

嫩水春来别样光,草芽绿甚却成黄。


东风似与行人便,吹尽寒云放夕阳。

画舫鸣钲野寺钟,暮声惊破翠烟重。


好风不解藏天巧,雕碎孤云作数峰。

雨罢寒逾劲,霜威正凛然。


不知荒径湿,行到野桥边。


旷望情何极,徘徊意莫传。

意行殊不计榛菅,风袖飘然胜羽翰。


拄杖前头双雉起,浮图绝顶一并盘。


醉红匝地斜曛暖,熨练涵空涨水寒。

乔木如山废苑西,古沟疏水静鸣池。


吏兵窸窣番更后,楼阁崔嵬欲暝时。


有露冷萤犹照草,无风惊雀自迁枝。

刮地晴飙退海痕,出门无扇可障尘。


麦枯瘠土何时雪,梅糁疏林昨夜春。


天镜风烟疑梦事,鬓霜时节尚官身。

料峭轻寒结晚阴,飞花院落怨春深。


吹开红紫还吹落,一种东风两样心。

排门帘幕夜香飘,灯火人声小市桥。


满县月明春意好,旗亭吹笛近元宵。

水墨依林寺,青黄负郭田。


斜阳犹满地,片月早中天。


策策鸦飞急,冥冥树影圆。

城西行半日,佳客偶相随。


古寺寻修竹,荒园读断碑。


三杯午时酒,一簇晚沙旗。

六尺枯藜了此生,顺阳门外看新晴。


树连翠筱围春昼,水泛青天入古城。


梦里偶来那计日,人间多事更闻兵。

客间无胜日,世故可暂逃。


杖藜迎落照,寒彩遍平皋。


夕湖光景丽,晴鹳声音豪。

手把古人书,闲读下广庭。


荒村无车马,日落双桧青。


旷然神虑静,浊俗非所宁。

纱巾竹杖过荒陂,满面东风二月时。


世事纷纷人老易,春阴漠漠絮飞迟。


士衡去国三间屋,子美登台七字诗。

畎亩意不释,出门聊散忧。


雨馀山欲近,春半水争流。


众籁夕还作,孤怀行转幽。

小院雨新晴。
初听黄鹂第一声。
满地绿阴人不到,盈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