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夏畦流膏白雨翻,北窗幽人卧羲轩。


风轮晓长春笋节,露珠夜上秋禾根。


从来白发有公道,始信丹经非妄言。

湖上萧萧疏雨过,山头霭霭暮云横。


陂塘水落荷将尽,城市人归虎欲行。

谁谓江湖居,而为虎豹宅?


焚山岂不能,爱此千竿碧。

自汝到荆府,书来数唤吾。


颂椒添讽咏,禁火卜欢娱。


舟楫因人动,形骸用杖扶。

匝路亭亭艳,非时裛裛香。


素娥惟与月,青女不饶霜。


赠远虚盈手,伤离适断肠。

岁岁常为锦水行,驿前双堠惯逢迎。


草深闲院虫相语,人静空廊月自明。


病起酒徒嘲小户,才衰诗律愧长城。

身游碧海跨鲸鱼,心似寒冰贮玉壶。


衣湿三更清露坠,眼明万里片云无。


横空孤鹤曾相识,散发飞仙定可呼。

天光水色合为一,舟出西城犹落日。


一规忽见寒璧升,万顷坐叹溶银溢。


哀哀姑恶诉何苦,熠熠萤火光自失。

悬瀑雪飞舞,奇峰玉嶙峋。


摇碎一江月,来谒西凉神。


我虽不识神,知是山水人。

拥被微吟短鬓秋,孤灯残漏共悠悠。


雨声不贷三更梦,酒力宁禁万里愁。


身寄湖山邻剡曲,心游河岳过关头。

虚閤披衣坐,寒阶踏叶行。


众星中夜少,圆月上方明。


霭尽无林色,喧馀有涧声。

人生归有道,衣食固其端。


孰是都不营,而以求自安?


开春理常业,岁功聊可观。


晨出肆微勤,日入负耒还。

草庐寄穷巷,甘以辞华轩。


正夏长风急,林室顿烧燔。


一宅无遗宇,舫舟荫门前。

【其一】


行行循归路,计日望旧居。


一欣侍温颜,再喜见友于。


鼓棹路崎曲,指景限西隅。

贫居依稼穑,戮力东林隈。


不言春作苦,常恐负所怀。


司田眷有秋,寄声与我谐。

寝迹衡门下,邈与世相绝。


顾盼莫谁知,荆扉昼常闭。


凄凄岁暮风,翳翳经日雪。

世间荣贵月中人。
嘉庆在今辰。
兰堂帘幕高卷,清唱遏行云。

腊酒自盈樽,金炉兽炭温。


大寒宜近火,无事莫开门。


冬与春交替,星周月讵存?


明朝换新律,梅柳待阳春。

雨水洗春容,平田已见龙。


祭鱼盈浦屿,归雁捧山峰。


云色轻还重,风光淡又浓。

小满气全时,如何靡草衰。


田家私黍稷,方伯问蚕丝。

二气莫交争,春分雨处行。


雨来看电影,云过听雷声。


山色连天碧,林花向日明。

谷雨春光晓,山川黛色青。

叶间鸣戴胜,泽水长浮萍。

暖屋生蚕蚁,喧风引麦葶。

向来鹰祭鸟,渐觉白藏深。


叶下空惊吹,天高不见心。


气收禾黍熟,风静草虫吟。

琴弹南吕调,风色已高清。

云散飘飖影,雷收振怒声。

乾坤能静肃,寒暑喜均平。

莫怪虹无影,如今小雪时。

阴阳依上下,寒暑喜分离。

满月光天汉,长风响树枝。

处处闻蝉响,须知五月中。

龙潜渌水坑,火助太阳宫。

过雨频飞电,行云屡带虹。

大暑三秋近,林钟九夏移。


桂轮开子夜,萤火照空时。


菰果邀儒客,菰蒲长墨池。

风卷清云尽,空天万里霜。


野豺先祭月,仙菊遇重阳。


秋色悲疏木,鸿鸣忆故乡。

二气俱生处,周家正立年。

岁星瞻北极,舜日照南天。

拜庆朝金殿,欢娱列绮筵。

轿中兀得软如痴,逢店投床片子时。


睡觉不知天晓未,半窗花影木犀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