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寂寞江亭下,江枫秋气斑。


世情何处澹,湘水向人闲。


寒渚一孤雁,夕阳千万山。

万事依然在,无如岁月何。


邑人怜白发,庭树长新柯。


故老相逢少,同官不见多。

百里见青山,言旋谅非徐。


风波仍水宿,龙蛇惊夜居。


明发尤惨澹,川途尚修纡。

漳水悠悠向北流,征人日夜驾南州。


行来忽尽三千里,又下扬州望越州。

旷写亭高四望中,楼台城郭正春风。


笙歌富庶千门乐,市井喧哗百货通。


叠叠民居还瓦屋,纷纷游蝶乱花丛。

暑夕炎蒸著摸人,移床借月卧中庭。


更深露下衣襟冷,梦到阳台不奈醒。

景近清明节,垂杨翠缕长。


塞鸿归朔漠,海燕度潇湘。


花丽繁争锦,莺娇巧转簧。

望见家山意欲飞,古来燕晋一沾衣。


回思客路岂非梦,乍听乡音真是归。


新事略从年少问,故人差觉坐中稀。

元日兼春日,霜寒又雪寒。


并烦传菜手,同捧颂椒盘。


叠膝稀穿履,扶头懒正冠。

光尘扑扑。
宫柳低迷绿。
斗鸭阑干春诘曲。

参差飞鹢集中流,振地欢声竞楚舟。


宪纪高悬明法象,海氛常净见吁筹。


江潭独抱孤臣节,身世何须渔父谋。

把酒重登塞上台,匡时君等亦雄哉!


云连雉堞秋逾静,月照机丝夜可哀。

几度临池愧病身,纶巾犹自滞风尘。


三秋经略秦封壮,千载澄清汉泽新。


祗树晴光分障塞,中天爽气动星辰。

武帝恩波在眼中,龙飞气色尚茏葱。


清时不减为霖意,沧海遥分浴日功。


碧水浮觞摇夜月,玉虬拖练动秋风。

卅年不到城东去,云水空蒙接远天。


野岸新蜩鸣偶尔,山门枯木尚依然。


已非昔日僧迎客,犹记当初柳系船。

坡公渡海夸罗浮,凉天佳月皆中秋。
铁桥石柱我未到,黄湾胥口先句留。


今夕何夕正三五,晴光如此胡不游。

莫厌薄酒薄,莫恶丑妇丑。
君不见王寻百万驱虎豹,千兵扫荡同拉朽。


又不见高堂笙歌午夜饮,明日哭声喧正寝。

薄薄酒,胜茶汤。
刳麝脐,为有香。
断尾山鸡避文章,直木先伐甘井竭,谁将列鼎移黄粱。

深山大雪懒开门,门径行踪自尔新。


无酒御寒虽寡况,有书供读且资身。


便均情爱同诸弟,莫更生疏似外人。

竹树无声或有声,霏霏漠漠散还凝。


岭梅谢后重妆蕊,岩水铺来却结冰。


牢系鹿儿防猎客,满添茶鼎候吟僧。

回头不忍看羸僮,一路行人我最穷。


马迹蹇于槐影里,钓船抛在月明中。


帽檐晓滴淋蝉露,衫袖时飘卷雁风。

一为重阳上古台,乱时谁见菊花开。

石壁早闻僧说好,今来偏与我相宜。


有山有水堪吟处,无雨无风见景时。


渔父晚船分浦钓,牧童寒笛倚牛吹。

无论南北与西东,名利牵人处处同。


枕上事仍多马上,山中心更甚关中。


川原晚结阴沈气,草树秋生索漠风。

平生操立有天知,何事谋身与志违。


上国献诗还不遇,故园经乱又空归。


山城欲暮人烟敛,江月初寒钓艇归。

上得孤城向晚春,眼前何事不伤神。


遍看原上累累冢,曾是城中汲汲人。


尽谓黄金堪润屋,谁思荒骨旋成尘。

一浑乾坤万象收,唯应不壅大江流。


虎狼遇猎难藏迹,松柏因风易举头。


玉帐英雄携妓赏,山村鸟雀共民愁。

一家相别意,不得不潸然。


远作南方客,初登上水船。


岳钟思冷梦,湘月少残篇。

车骑踏春堤,翛然思如濯。


望骢人自避,解冻鱼方乐。


拿流古树根,跨岸枯薪彴。

已为贫孟郊,拚作瞎张籍。


诗句但口吟,世事不眼历。


既能分好恶,难用变青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