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鸡鸭成群晚未收,桑麻长过屋山头。


有何不可吾方羡,要底都无饱便休。



新柳树,旧沙洲,去年溪打那边流。

不识如何唤作愁,东阡南陌且闲游。


儿童共道先生醉,折得黄花插满头。

斜阳古柳赵家庄,负鼓盲翁正作场。


死后是非谁管得,满村听说蔡中郎。

我本杞菊家,桑苎亦吾宗。


种艺日成列,喜过万户封。


今年夏雨足,不复忧螟虫。

草径盘纡入废园,涨馀野水有残痕。


新蒲漫漫藏孤艇,茂树阴阴失近村。


拄杖敲门求小憩,老盆盛酒泻微浑。

川云惨惨欲成雨,宿麦苍苍初覆土。


芋肥一本可专车,蟹壮两螯能敌虎。


村村婚嫁花簇檐,庙庙祷祠神降语。

会稽城南古大泽,霜晴水落烟波迮。


寒风萧萧凋榉柳,暖日晖晖秀荞麦。


传闻新诏募新军,复道公车纳群策。

驴瘦童僵小作程,村翁也复解逢迎。


霜林已熟橙相馈,雪窖初开芋可羹。


土榻围炉豆秸暖,荻帘当户布机鸣。

纸窗百衲地炉红,围坐牛医卜肆翁。


时节杯盘来往熟,朝晡盐酪有无通。


男丁共结春耕耦,妇女相呼夜绩同。

爵禄九鼎重,名义一羽轻。


人见共如此,吾道何由行。


湖山有一士,无人知姓名。

读书乃一癖,我亦不自知。


坐书穷至老,更欲传吾儿。


吾儿复当传,百世以为期。

军兴尚戎衣,冠带谢褒博。


秃巾与小袖,顾影每怀怍。


及今反士服,始觉荣天爵。

我居大泽中,一舟不可无。


短篷挟两桨,疾若波中凫。


来往菰芦村,按行瓜芋区。

逢人乞药栽,郁郁遂满园。


玉芝来天姥,黄精出云门。


丹茁雨后吐,绿叶风中翻。

东山石上茶,鹰爪初脱韝。


雪落红丝硙,香动银毫瓯。


爽如闻至言,馀味终日留。

折莲酿作醯,采豆治作酱。


开历揆日时,汲井涤瓮盎。


上奉时祭须,下给春耕饷。

五月新面成,六月甘瓜熟。


作曲及良时,火见金始伏。


悬知桑落后,醅面醲如粥。

舍南种胡麻,三日幸不雨。


晨起亲按行,已见青覆土。


穷人如意少,喜色漏眉宇。

舍北作蔬圃,敢辞灌溉劳。


轮囷瓜瓠熟,珍爱敌豚羔。


晨餐戒厨人,全项净去毛。

中春农在野,蚕事亦随作。


手种临安青,可饲蚕百箔。


累累茧满簇,绎绎丝上篗。

过埭六七里,并江三四家。


潮生鱼沪短,风起鸭船斜。


世守桑麻业,长无市井哗。

野性安衡茅,杰屋愁耽耽。


上不补县官,下有肉食惭。


虽非策云骥,实鄙作茧蚕。

气全自可忘忧患,心动安能敌死生。


若论老人真受用,已多稗饭与藜羹。

故絮五更偏觉冷,薄糜未午已先饥。


谁知人不堪忧处,正是降魔奏凯时。

莫笑山家拙治生,正缘亦足得身轻。


满炉葑火浑家暖,一碗松肪彻夜明。

山高正对烧畬火,溪近时闻戽水声。


破屋已斜犹可住,老牛虽瘠尚能耕。

露草乾时儿牧羊,朝日出时女采桑。


一床絮被千万足,不解城中有许忙。

鸡鸣犬吠相闻地,穴处巢居上古风。


饱饭不为明日虑,酣歌便过百年中。

无怀葛天古遗民,种畬归来束涧薪。


亭长闻名不识面,岂知明府是何人。

借得渔船溯小溪,系船浦口却扶藜。


莫言村落萧条甚,也胜京尘没马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