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碧城香雾赤城霞,深出刘郎未见花。


凭仗天风扶绛节,为招萼绿过羊家。

借暖冲寒不用媒,匀朱匀粉最先来。


玉梅一见怜痴小,教向傍边自在开。

小小山园几树桃,安排春色候停桡。


开樽旋扫花阴雪,展席平临松顶涛。


地远不须防俗驾,溪晴还好著渔舠。

野水萦纡石径斜,荜门蓬户两三家。


短墙不解遮春意,露出绯桃半树花。

诗曰:


禅林辞去入禅林,知己相逢义断金。


且把威风惊贼胆,谩将妙理悦禅心。


绰名久唤花和尚,道号亲名鲁智深。

十年花底承朝露。
看到江南树。
洛阳城里又东风。

王母桃花此地栽,风霜摇落为谁开。


琳宫玉座同黄土,绛蕊丹跗自绿苔。


度朔烟霞违梦想,武陵云水怨归来。

度朔移来天上种,绛蕊丹跗,王母亲曾弄。
青女素娥为侍从,婵娟独擅三千宠。


回首欢娱谁与共,荒草残烟,冷落秦源洞。

暖触衣襟漠漠香,闲梅遮柳不胜芳。


数枝艳拂文君酒,半里红欹宋玉墙。


尽日无人疑怅望,有时经雨乍凄凉。

花在舞楼空,年年依旧红。


泪光停晓露,愁态倚春风。


开处妾先死,落时君亦终。

六桥桃花,人争艳赏,其幽趣数种,赏或未尽得也。
若桃花妙观,其趣有六:其一,在晓烟初破,霞彩影红,微露轻匀,风姿潇洒,若美人初起,娇怯新妆。
其二,明月浮花,影笼香雾,色态嫣然,夜容芳润,若美人步月,风致幽闲。

傍柳临溪红拂面,春色醉游人。
开径何年惹避秦。
云路隔芳尘。

东风细细柳丝丝。
泥人春日迟。
微波动,碧参差,暗水涨新池。

比到梅花憨弱。
比到梨花轻薄。
先占早春开,却也丰姿绰约。

一夜东风,吹醒桃花,春到人间。
趁月朗风柔,扁舟一棹,绿波渺渺,花影珊珊。
洞里有天,天涯有路,风月莺花终古闲。

料理愁怀落那边,桃花烘日竹含烟。


墙红密约连昌晓,夏木深藏绣岭天。


篮舆造门如会面,渔舟失路想当年。

南城独当阳,城下多栽桃花。
花得阳气及水色,太是秾华。
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,花间菜畦,绾结相错如绣。

昨日南园新雨后,樱桃花发旧枝柯。


天明不待人同看,绕树重重履迹多。

去年君到见春迟,今日寻芳是夙期。

只道朱樱才弄蕊,及来幽圃已残枝。

飘英尚有游蜂恋,著子唯应谷鸟知。

鹿为马,龙为蛇,凤皇避罗麟避罝。


天下逃难不知数,入海居岩皆是家。


武陵源中深隐人,共将鸡犬栽桃花。

种桃西庭下,有意延东风。


东风与雨至,染出枝上红。


花底有小鸟,其字曰桃虫。

三分春色一分休,始见桃花著树头。


霰雪斗来如约勒,为公留作上林游。

前占寒食一百六,算到其时未合开。


丹艳已先灰管动,不由人力与栽培。

当时开向杏花后,今日绽当梅萼前。


不畏雪霜何太甚,繁英如火满枝燃。

氛氲桃花汤,去都三百里。


远峰益稠沓,具物尽奇诡。


借问采药人,冥奥从此始。

浦江县北行二十六里,有峰耸然而葱蒨者,玄麓山也。
山之西,桃花涧水出焉。
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巳,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,且穷泉石之胜。

丝丝香雨催侬去。
依依人柳留侬住。
住也无聊,去还有恨,去住浑无据。

野桃无主满山隈,迁客携觞独自来。


尽日馨香留我醉,每春颜色为谁开。


枝穿绿竹浑疑画,片落丹河去不回。

旧有桃花树,人呼寺故云。


石幽秋鹭上,滩远夜僧闻。


汲井连黄叶,登台散白云。

【北新水令】山松野草带花挑,猛抬头秣陵重到。
残军留废垒,瘦马卧空壕;村郭萧条,城对着夕阳道。


【驻马听】野火频烧,护墓长楸多半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