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鲁平公将出。
嬖人臧仓者请曰:“他日君出,则必命有司所之。
今乘舆已驾矣,有司未知所之,敢请。

滕文公问曰:“滕,小国也。
竭力以事大国,则不得免焉。
如之何则可?”


孟子对曰:“昔者大王居邠,狄人侵之。

滕文公问曰:“齐人将筑薛,吾甚恐。
如之何则可?”

孟子对曰:“昔者大王居邠,狄人侵之,去之岐山之下居焉。
非择而取之,不得已也。

滕文公问曰:“滕,小国也,间于齐、楚。
事齐乎?事楚乎?”


孟子对曰:“是谋非吾所能及也。
无已,则有一焉:凿斯池也,筑斯城也,与民守之,效死而民弗去,则是可为也。

邹与鲁哄。
穆公问曰:“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,而民莫之死也。
诛之,则不可胜诛;不诛,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,如之何则可也?”


孟子对曰:“凶年饥岁,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,壮者散而之四方者,几千人矣;而君之仓廪实,府库充,有司莫以告,是上慢而残下也。

齐人伐燕,取之。
诸侯将谋救燕。
宣王曰:“诸侯多谋伐寡人者,何以待之?”


孟子对曰:“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,汤是也。

齐人伐燕,胜之。
宣王问曰:“或谓寡人勿取,或谓寡人取之。
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,五旬而举之,人力不至于此。

孟子见齐宣王,曰:“为巨室,则必使工师求大木。
工师得大木,则王喜,以为能胜其任也。
匠人斫而小之,则王怒,以为不胜其任矣。

齐宣王问曰:“汤放桀,武王伐纣,有诸?”


孟子对曰:“于传有之。


曰:“臣弑其君,可乎?”


曰:“贼仁者谓之‘贼’,贼义者谓之‘残’。
残贼之人谓之‘一夫’。

孟子谓齐宣王,曰:“所谓故国者,非谓有乔木之谓也,有世臣之谓也。
王无亲臣矣,昔者所进,今日不知其亡也。


王曰:“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?”


曰:“国君进贤,如不得已,将使卑逾尊,疏逾戚,可不慎与?左右皆曰贤,未可也;诸大夫皆曰贤,未可也;国人皆曰贤,然后察之;见贤焉,然后用之。

孟子谓齐宣王曰:“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,比其反也,则冻馁其妻子,则如之何?”


王曰:“弃之。


曰:“士师不能治士,则如之何?”


王曰:“已之。


曰:“四境之内不治,则如之何?”


王顾左右而言他。

齐宣王问曰:“人皆谓我毁明堂,毁诸?已乎?”


孟子对曰:“夫明堂者,王者之堂也。
王欲行王政,则勿毁之矣。


王曰:“王政可得闻与?”


对曰:“昔者文王之治岐也,耕者九一,仕者世禄,关市讥而不征,泽梁无禁,罪人不孥。

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。
王曰:“贤者亦有此乐乎?”


孟子对曰:“有。
人不得,则非其上矣。

齐宣王问曰:“交邻国有道乎?”


孟子对曰:“有。
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,是故汤事葛,文王事昆夷。
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,故太王事獯鬻,勾践事吴。

齐宣王问曰:“文王之囿方七十里,有诸?”


孟子对曰:“于传有之。


曰:“若是其大乎?”


曰:“民犹以为小也。


曰:“寡人之囿方四十里,民犹以为大,何也?”


曰:“文王之囿方七十里,刍荛者往焉,雉兔者往焉。

庄暴见孟子,曰:“暴见于王,王语暴以好乐,暴未有以对也。
”曰:“好乐何如?”


孟子曰:“王之好乐甚,则齐国其庶几乎?”


他日,见于王曰:“王尝语庄子以好乐,有诸?”


王变乎色,曰:“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,直好世俗之乐耳。


曰:“王之好乐甚,则国其庶几乎,今之乐犹古之乐也。

王曰:“吾惛,不能进于是矣。
愿夫子辅吾志,明以教我。
我虽不敏,请尝试之。

曰:“王之所大欲,可得闻与?”


王笑而不言。


曰:“为肥甘不足于口与,轻暖不足于体与?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?声音不足听于耳与?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?王之诸臣,皆足以供之,而王岂为是哉?”


曰:“否!吾不为是也。


曰:“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,欲辟土地、朝秦楚、莅中国而抚四夷也。

王说曰:“《诗》云:‘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
‘夫子之谓也。
夫我乃行之,反而求之,不得吾心。

孟子见梁襄王。
出,语人曰:“望之不似人君,就之而不见所畏焉。
卒然问曰:‘天下恶乎定?’吾对曰:‘定于一。

梁惠王曰:“晋国,天下莫强焉,叟之所知也。
及寡人之身,东败于齐,长子死焉;西丧地于秦七百里;南辱于楚。
寡人耻之,愿比死者一洒之,如之何则可?”


孟子对曰:“地方百里而可以王。

梁惠王曰:“寡人愿安承教。

孟子对曰:“杀人以梃与刃,有以异乎?”曰:“无以异也。
”“以刃与政,有以异乎?”曰:“无以异也。

孟子见梁惠王,王立于沼上,顾鸿雁麋鹿,曰:「贤者亦乐此乎?」

孟子对曰:「贤者而后乐此,不贤者虽有此,不乐也。
诗云:『经始灵台,经之营之,庶民攻之,不日成之。
经始勿亟,庶民子来。

孟子见梁惠王。
王曰:“叟不远千里而来,亦将有以利吾国乎?”


孟子对曰:“王何必曰利?亦有仁义而已矣。
王曰‘何以利吾国’?大夫曰‘何以利吾家’?士庶人曰‘何以利吾身’?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。

齐宣王问曰:「齐桓、晋文之事可得闻乎?」


孟子对曰:「仲尼之徒,无道桓、文之事者,是以后世无传焉;臣未之闻也。
无以,则王乎?」


曰:「德何如则可以王矣?」


曰:「保民而王,莫之能御也。


曰:「若寡人者,可以保民乎哉?」


曰:「可。

梁惠王曰:“寡人之于国也,尽心焉耳矣。
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河东,移其粟于河内;河东凶亦然。
察邻国之政,无如寡人之用心者。

道气凄凉七百年,招贤一举独非天。


当场礼义难分别,回首空山重惘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