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剑舞有神通草圣,海山无事化琴工。


此台一览秦川小,不待传经意已空。

古观正依林麓断,居民来就水泉甘。


乱溪赴渭争趋北,飞鸟迎山不复南。


羽客衣冠朝上象,野人香火祝春蚕。

鸟噪猿呼昼闭门,寂寥谁识古皇尊。


青牛久已辞辕轭,白鹤时来访子孙。


山近朔风吹积雪,天寒落日淡孤村。

洞里吹箫子,终年守独幽。


石泉为晓镜,山月当帘钩。


岁晚杉枫尽,人归雾雨愁。

未应将军聘,初从季直游。


绛纱生不识,苍石尚能留。


岂害依梁冀,何须困李侯。

唐初传有此,乱后不留碑。


畏虎关门早,无村得米迟。


山泉自入瓮,野桂不胜炊。

东去愁攀石,西来怯渡桥。


碧潭如见试,白塔苦相招。


野馈惭微薄,村沽慰寂寥。

翠壁下无路,何年雷雨穿。


光摇岩上寺,深到影中天。


我欲然犀看,龙应抱宝眠。

晃荡平川尽,坡陀翠麓横。


忽逢孤塔迥,独向乱山明。


信足幽寻远,临风却立惊。

山鸦晓辞谷,似报游人起。


出门犹屡顾,惨若去吾里。


道途险且迂,继此复能几。

欺谩久成俗,关市有契繻。


谁知南山下,取水亦置符。


古人辨淄渑,皎若鹤与凫。

门前古碣卧斜阳,阅世如流事可伤。


长有幽人悲晋惠,强修遗庙学秦皇。


丹砂久窖井水赤,白术谁烧厨灶香?


闻道神仙亦相过,只疑田叟是庚桑。

倾晖速短炬,走海无停川。


冀餐圆丘草,欲以还颓年。


此事不可得,微生若浮烟。

兔园旧赏,怅遗踪、飞鸟千山都绝。


缟带银杯江上路,惟有南枝香别。


万事新奇,青山一夜,对我头先白。

我生不识柏梁建章之宫殿,安得峨冠侍游宴。
又不及身在荥阳京索间,擐甲横戈夜酣战。


胸中迫隘思远游,溯江来倚岷山楼。

矫矫临清泚,蒙蒙认翠微。


绨春生客袖,铁冷上戎衣。


柳眼惊何老,梅花觉半肥。

云色含山色,涛声撼树声。


枯槎何处下,怒浪几时平。


退鹢昏相失,飞乌晚对鸣。

潢潦飞櫩外,洪波古堞前。


山收玄豹雨,江展白虹天。


牛马迷昏谷,鱼龙失故渊。

东风未起,花上纤尘无影。
峭云湿,凝酥深坞,乍洗梅清。
钓卷愁丝,冷浮虹气海空明。

十年白云士,一卷紫芝书。


来结崆峒侣,还期缥缈居。


霞冠遗彩翠,月帔上空虚。

老聃厌世入流沙,飘荡如云不可遮。


弟子怜师将去国,关门望气载还家。


高台尚有传经处,画壁空留驾犊车。

神仙避世守关门,一世沉埋百世尊。


旧宅居人无姓尹,深山道士即为孙。


天寒游客常逢雪,日暮归鸦自识村。

一夜珠帘不下钩,彻明随雪上西楼。


瑶池万顷昆仑近,玉垒千峰滴博收。


已报春回南亩润,从教寒勒北枝愁。

霜日明霄水蘸空。
鸣鞘声里绣旗红。
澹烟衰草有无中。

满城雪积,万瓦铺银,鳞次高低,尽若堆玉。
时登高楼凝望,目际无痕,大地为之片白。
日暮晚炊,千门青烟四起,缕缕若从玉版纸中,界以乌丝阑画,幽胜妙观,快我冷眼。

苏堤跨虹桥下东数步,为余小筑数椽,当湖南面,颜曰“山满楼”。
余每出游,巢居于上,倚栏玩堤,若与檐接。
堤上柳色,自正月上旬,柔弄鹅黄,二月,娇拖鸭绿,依依一望,色最撩人,故诗有“忽见陌头杨柳”之想。

人世应无第二楼,暮云飞不到帘钩。


未开宝鉴青冥里,先涌冰轮碧海头。


白似雪涛翻赤壁,壮如夜日出罗浮。

织女虽七襄,不能成报章。


无巧可乞汝,世人空自狂。


帝城秋色新,满市翠帟张。

尔眺西陵展妙裁,我依南郭㗳如灰。


徐娘洵老多情去,枚叔观涛七发来。


片锸任埋偿酒业,双鱼长跽正花开。

楼下江声杂雨声,断云初掩断霞明。


吹残恶热凉生面,泻作奔流绿绕城。


扰扰惊禽栖不定,娟娟缺月坐来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