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天开图画乌尤寺,江心一螺孤峭。
方外疏钟,秦时片月,万绿孕兹瑶岛。
峨嵋翠扫。

草梢出水已无多,村路弥漫奈雨何。


水底有桥桥有月,只今平地怕风波。

断崖老树互撑拄,白水绿畦相灌输。


焉得溪南一丘壑,放船画作归来图。

堪笑行人日日忙,又扶衰病过浮梁。


滩流急处水禽下,桑叶空时村酒香。


枯蘖敢怀贪雨露,饥鸿自悯犯风霜。

晓鼓潭潭客梦惊,虎牙滩上作船行。


山形酷似龙门秀,江色不如伊水清。


平日两京人少壮,今年三峡岁峥嵘。

数年风土塞门行,说着江山意暂清。


求取罢兵南国去,满楼苍翠是平生。

一波才动万波随。
蓑笠一钩丝。
锦鳞正在深处,千尺也须垂。

相府徵墨妙,挥毫天地穷。


始知丹青笔,能夺造化功。


潇湘在帘间,庐壑横座中。

水路东连楚,人烟北接巴。


山光围一郡,江月照千家。


庭树纯栽橘,园畦半种茶。

走遍名山脚不停,见渠令我眼偏明。


郎峰好处端何似,笋剥三竿紫水精。

黄云割露几肩归,紫玉炊香一饭肥。


却破麦田秧晚稻,未教水牯卧斜晖。

衢信中央两尽头,蚕麰今岁十分收。


穗初黄后枝无绿,不但麦秋桑亦秋。

闻道常山水壮哉,问途何惜小纡回。


平生不到江山县,临老须教作一来。

新晴户户有欢颜,晒茧摊丝立地乾。


却遣缫车声独怨,今年不及去年闲。

吟馀忽自笑,老矣方好弄。


慨然思古人,尺璧寸阴重。

隐几对寒碧,忘言心自闲。


岂知宜寂士,灭迹青峰间。

一水渺空阔,群山中接连。


寒阴白雾涌,飞度碧峰前。

晴窗出寸碧,倒影媚中川。


云气一吞吐,湖江心渺然。

杜二已无黄九去,长歌大字落江山。


百年风物今何似,春水晚烟飞白鹇。

西峃不来。
负却红墙垂手。
懒当歌,慵对酒。

䬃然风至似兰台,此地那容热客来。


姑射风姿冰雪妒,班姬团扇漫多才。

平远江山四望开,䬃然风至似兰台。


披襟便觉凉如洗,一任城头暝色催。

萧斋谢女吟《秋赋》,潇潇滴檐剩雨。
知己难逢,年光似瞬,双鬓飘零如许。
愁情怕诉,算日暮穷途,此身独苦。

城楼百尺倚空苍,雁背正低翔。
满地萧萧落叶,黄花留住斜阳。


阑干拍遍,心头块垒,眼底风光。

纯绵未觉中年暖,薄酒难禁二月寒。


可惜一溪桃李树,贪程不得过桥看。

忆昨淮阳把酒,目前惟欠山林。


江上云岑千垒,何为特地愁心。

危台寺东野水,春来柳色鹅黄。


江上沧波似屋,蛟龙作恶难量。

职在内庭宫阙下,厅前皆种紫薇花。


眼明忽傍渔家见,魂断方惊魏阙赊。


浅色晕成宫里锦,浓香染著洞中霞。

归隐初辞荐辟章,西风黄叶满车箱。


青牛只识山中路,不是无心向洛阳。

乍听骊歌似有情,危弦远道客魂惊。


何心描画闲金粉,枯木寒山满故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