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洛城。

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。

配极玄都閟,凭虚禁御长。


守祧严具礼,掌节镇非常。


碧瓦初寒外,金茎一气旁。

记得旧诗章,花多数洛阳。


及逢枝似雪,已是鬓成霜。


向后光阴促,从前事意忙。

风光烟火清明日,歌哭悲欢城市间。


何事不随东洛水,谁家又葬北邙山。


中桥车马长无已,下渡舟航亦不闲。

乱雪千花落,新丝两鬓生。


老除吴郡守,春别洛阳城。


江上今重去,城东更一行。

帝城宜春入,游人喜意长。


草生季伦谷,花出莫愁坊。


断云发山色,轻风漾水光。

粉落椒飞知几春,风吹雨洒旋成尘。


莫言一片危基在,犹过无穷来往人。

曾遭飞语十年谪,新受恩光万里还。


朝服不妨游洛浦,郊园依旧看嵩山。


竹含天籁清商乐,水绕庭台碧玉环。

大君毕能事,端扆乐成功。


运与千龄合,欢将万国同。


汉酺歌圣酒,韶乐舞薰风。

东土淹龙驾,西人望翠华。


山川祗询物,宫观岂为家。


十月回星斗,千官捧日车。

高台造云端,遐瞰周四垠。


雄都定鼎地,势据万国尊。


河岳出云雨,土圭酌乾坤。

水竹色相洗,碧花动轩楹。


自然逍遥风,荡涤浮竞情。


霜落叶声燥,景寒人语清。

圣人信恭己,天命允昭回。


苍极神功被,青云秘箓开。


垂衣受金册,张乐宴瑶台。

禾黍离离半野蒿,昔人城此岂知劳。


水声东去市朝变,山势北来宫殿高。


鸦噪暮云归古堞,雁迷寒雨下空壕。

薄游忝霜署,直指戒冰心。

荔浦方南纪,蘅皋暂北临。

山晴关塞断,川暮广城阴。

造化从来不负人,万般红紫见天真。


满城车马空撩乱,未必逢春便得春。

无烦物象弄精神,世态何常不喜新。


唯有前墀好风月,清光依旧属闲人。

伊川往复过龙山,每过龙山意且闲。


莫道移人不由境,可堪深著利名间。

向晚驱车出上阳,初程便宿水云乡。


更闻数弄神仙曲,始信壶中日月长。

物不须多且赏奇,御寒相见结庵时。


江南江北徒虚语,尽信前书是不宜。

弊居橘亦自南移,爱护栽培费岁时。


前此实成酸苦甚,应由与德不相宜。

君从好事不知疲,种子成株凡几时。


摘献帝师三取二,自尝两颗且随宜。

圆小香黄珠颗垂,结成洛邑重霜时。


相公和气陶群物,不是寒温变土宜。

宜春果结洛阳枝,正遇耆明会客时。


更引轻舟倚芦岸,香粳鲜鲙雅相宜。

卜世何久远,由来仰圣明。
山河徒自壮,周召不长生。
几主任奸谄,诸侯各战争。
洛阳晓气浮春空,花风漾暖香蒙蒙。
油车碧钿金騕袅,染露蹴烟移海红。
回廊复宫洞房隔,梦入瑶台买春色。
三径一歌兮歌洛城,芳草凄兮青青。
元卿二仲兮日相从,去不将兮来不迎。
入城一见便金兰,青眼论心视肺肝。
日用共为时世笑,昼眠常见鬼神看。
狂歌雪里忘年老,高卧城中傲岁寒。
建业当年骢马游,岛夷无定万家愁。
心悬吴越严兵日,身隔江淮抗疏秋。
耕稼可曾怀上谷,艰难每自念中州。
送别西郊车马行,乱山深处隐孤城。
黄花潭上秋将老,独采馀芳寄远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