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昨夜渡江何处宿,望中疑是秦淮。


月明谁起笛中哀。


多情王谢女,相逐过江来。

君家稻田冠西蜀,捣玉扬珠三万斛。



塞江流柿起书楼,碧瓦朱栏照山谷。



倾家取乐不论命,散尽黄金如转烛。

春江不可渡,二月已风涛。


舟楫欹斜疾,鱼龙偃卧高。


渚花兼素锦,汀草乱青袍。

中朝文有汉唐风,南渡诗人尚数公。


正使词源有深浅,病怀羁思亦相同。

行渡江兮吾无舟,荡荡东注兮褰裳不可以游。
渔横舟兮不即渡,夐万里以在前兮无家反顾。


云翳翳兮雨凄凄,不济此兮谁与归。

晴岚低楚甸,暖回雁翼,阵势起平沙。
骤惊春在眼,借问何时,委曲到山家。
涂香晕色,盛粉饰、争作妍华。

小泊楼船铁瓮城,匆匆又作绝江行。


看他蜡烛几回剪,听尽鸡声不肯明。


水底霜寒还十倍,夜来月上恰三更。

燕庭冠佩拜炉香,丸剑纷纷想定场。


江上烹鱼犹得信,座中惊雁已离行。


浇愁酩酊一樽酒,破睡咿哑两橹床。

济江元自阔,轻舟下吴会。


南纪改波澜,吾将罪真宰。

羞红颦浅恨,晚风未落,片绣点重茵。
旧堤分燕尾,桂棹轻鸥,宝勒倚残云。
千丝怨碧,渐路入仙坞迷津。

一水弯环罗带阔,千古零陵擅风月。


取名如许安得愚,因病成妍却奇绝。


至今镜净不可唾,犹恐先生遗翰墨。

食罢雨方作,起行泥已深。


伴愁多楚些,吟病独吴音。


莫怨马蹄滑,须愁蚕事侵。

漫有五车书不读,岂似一编勤过目。
痴儿鬻肆蠹鱼书,巨富牙签尘满屋。


市南水竹一亩空,平生腹笥史长公。

话说当日宋江升帐,诸将拱立听调。
放炮鸣金鼓升旗,随放静营炮。
各营哨头目,挨次至帐下,齐立肃静,听施号令。

江南非不好,楚客自生哀。


摇楫天平渡,迎人树欲来。


雨馀吴岫立,日照海门开。

西风吹楚甸,四山净绿,万籁起秋声。
卷帘当晚霁,倚遍阑干,惨恻望乡情。
柴桑旧菊,为谁犹擢金。

东风吹沧江,白日照花柳。


山川半显晦,积雨晴未久。


青阳好气候,群物竞苞剖。

山空天入海,倚楼望极,风急暮潮初。
一帘鸠外雨,几处闲田,隔水动春锄。
新烟禁柳,想如今、绿到西湖。

锦香缭绕地,深灯挂壁,帘影浪花斜。
酒船归去后,转首河桥,那处认纹纱。
重盟镜约,还记得、前度秦嘉。

江山居未定,貂裘已敝,空自带愁归。
乱花流水外,访里寻邻,都是可怜时。
桥边燕子,似软语、斜日江蓠。

江南江北。
握手相看那易得。
今夜重逢。

白苹花尽凋寒玉。
舴艋摇空绿。
秋潮恰比簟纹平。

如此江山,几人还记,旧争雄处。
北府军兵,南徐壁垒,浪卷前朝去。
惊帆蘸水,崩涛飐雪,不为愁人少住。

六幅蒲帆,掠江下、玻瓈绿涨。
中流处、举杯遥贺,焦先无恙。
一片乡愁残垒下,五更僧语空舲上。

漭漭河声,捩柁处、怒涛千尺。
绝壁下、鱼龙悲啸,水波欲立。


一派灰飞官渡火,五更霜洒中原血。

此生放荡随群动,一觉竟陵潇洒梦。


江山唤我此中来,却愁风月无人共。


李侯年少能思我,朅来两桨归潮送。

白发人惊老阿童,横江聊借半帆风。


却嗟缚得穷孙皓,未似高歌醉闭篷。

秋江共僧渡,乡泪滴船回。


一夜吴船梦,家书立马开。

却说曹仁见关公落马,即引兵冲出城来;被关平一阵杀回,救关公归寨,拔出臂箭。
原来箭头有药,毒已入骨,右臂青肿,不能运动。
关平慌与众将商议曰:“父亲若损此臂,安能出敌?不如暂回荆州调理。

却说张飞因关公放了上流水,遂引军从下流杀将来,截住曹仁混杀。
忽遇许褚,便与交锋;许褚不敢恋战,夺路走脱。
张飞赶来,接着玄德、孔明,一同沿河到上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