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斯人何似似春雨,歌舞农夫怨行路。


君看永叔与元之,坎轲一生遭口语。


两翁当年鬓未丝,玉堂挥翰手如飞。

老来情味减,对别酒,怯流年。
况屈指中秋,十分好月,不照人圆。
无情水,都不管,共西风只管送归船。

春事到清明,十分花柳。


唤得笙歌劝君酒。


酒如春好,春色年年如旧。

征埃成阵,行客相逢,都道幻出层楼。


指点檐牙高处,浪涌云浮。


今年太平万里,罢长淮、千骑临秋。

君于觉路深留意,我亦禅门薄致功。


未悟病时须去病,已知空后莫依空。


白衣卧病嵩山下,皂盖行春楚水东。

皇天方忧九州裂,建隆真人仗黄钺。


阵云冷压清流关,贼垒咿嘤气如发。


逋诛猾虏入槛车,北风吹乾草头血。

滁南幽谷抱千峰,高下山花远近红。


当日辛勤皆手植,而今开落任春风。


主人不觉悲华发,野老犹能说醉翁。

四十未为老,醉翁偶题篇。


醉中遗万物,岂复记吾年。


但爱亭下水,来从乱峰间。

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鹂深树鸣。


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。

少年不远仕,秉笏东西京。


中岁守淮郡,奉命乃征行。


素惭省阁姿,况忝符竹荣。

日暮游清池,疏林罗高天。


馀绿飘霜露,夕气变风烟。


水门架危阁,竹亭列广筵。

满镜悲华发,空山寄此身。


白云家自有,黄卷业长贫。


懒任垂竿老,狂因酿黍春。

长怪名卿亦坐曹,忽乘五马列旌旄。


才多莫厌官无事,郡小不妨名自高。


庶子定应牵赋咏,醉翁聊复继游遨。

爱尔似龙媒,翩翩千里回。


书从外氏学,竹自晋时栽。


拥棹逢鸥舞,凭阑见雨来。

东葛城头晓月残,乌衣镇上水潺潺。


偶来下马三家市,先见环州百里山。


道路重经浑不记,人情未远尚相关。

昔读韦公集,固多滁州词。


烂熳写风土,下上穷幽奇。


君今得此郡,名与前人驰。

琅琊谷口泉,分流漾山翠。


使君爱泉清,每来泉上醉。


醉缨濯潺湲,醉吟异憔悴。

客从淮上来,往问故人信。


袖衔藤纸书,题字远已认。


既喜开其封,固觉减吾吝。

泠泠幽谷泉,近在青峰下。


使君去穷源,林外留车马。


一径穿筱深,蔽日复潇洒。

从事滁阳去,寄音苦求诗。


吾诗固少爱,唯尔太守知。


不敢辄所拒,勉勉作此辞。

病卧不出门,非关避尘土。


深秋影虽清,孤怀共谁语。


辱子问吾庐,辉如就宾庑。

年来万事付禅宗,两鬓虽青心已翁。


欲借一廛希许子,更将五斗继无功。


春来行乐君应厌,老去裁诗我未工。

夫子才豪官尚卑,穷城冷落有谁知。


莫嫌五斗纡高兴,且与青山赋好诗。


得失可齐陶令酒,功名休问蜀庄蓍。

丞相怀嵩罢,因之名郡楼。


使君嗟久废,华栋郁重修。


人世兴衰换,山川处所留。

要见滁州谪宦情,信缘随俗且营营。


不夸两制词臣贵,多伴三班奉职行。


楼堞倚空乘月上,樽罍有酒对山倾。

失职金銮假一麾,琅邪山色绕城池。


解龟且作三年调,下马先吟八绝诗。


勾检簿书宁免俗,逢迎使命亦随时。

忽从天上谪人间,知向山州住几年。


俸外不教收果实,公馀多爱入林泉。


朝簪未解虽妨道,宦路无机即是禅。

罢直金銮领一麾,依前憔悴咏江蓠。


所嗟吾道关消长,岂为微躯系盛衰。


尚愧临民为父母,终当学稼养妻儿。

晓直银台作侍臣,暮为郎吏入埃尘。


一生大抵如春梦,三黜何妨似古人。


不称禁中批紫诏,犹教淮上拥朱轮。

昔是优贤地,今为省过州。


非贤亦非过,醉卧怀嵩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