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红杏飘香,柳含烟翠拖轻缕。


水边朱户,尽卷黄昏雨。



烛影摇风,一枕伤春绪。

月转乌啼,画堂宫徵生离恨。


美人愁闷。


不管罗衣褪。

莫唱《阳关》,风流公子方终宴。


泰山禹甸,缥缈真奇观。



北望平原,落日山衔半。

不用悲秋,今年身健还高宴。


江村海甸,总作空花观。



尚想横汾,兰菊纷相半。

我辈情钟,古来谁似龙山宴。
而今楚甸,戏马馀飞观。

顾谓佳人,不觉秋强半。

闲倚胡床,庾公楼外峰千朵。


与谁同坐,明月清风我。



别乘一来,有唱应须和。

蹴罢秋千,起来慵整纤纤手。


露浓花瘦,薄汗轻衣透。



见客入来,袜刬金钗溜,和羞走。

寂寞深闺,柔肠一寸愁千缕。


惜春春去,几点催花雨。



倚遍阑干,只是无情绪。

五夜光寒,照来积雪平于栈。


西风何限,自起披衣看。



对此茫茫,不觉成长叹。

别样幽芬,更无浓艳催开处。


凌波欲去,且为东风住。



忒煞萧疏,怎耐秋如许?


还留取,冷香半缕,第一湘江雨。

小院新凉,晚来顿觉罗衫薄。


不成孤酌,形影空酬酢。



萧寺怜君,别绪应萧索。

一种蛾眉,下弦不似初弦好。


庾郎未老,何事伤心早?



素壁斜辉,竹影横窗扫。


空房悄,乌啼欲晓,又下西楼了。

身后虚名,古来不换生前醉。


青鞋自喜,不踏长安市。



竹外僧归,路指霜钟寺。

隐隐轻雷,雨声不受春回护。


落梅如许,吹尽墙边去。



春水无情,碍断溪南路。

采药归来,独寻茅店沽新酿。
暮烟千嶂。
处处闻渔唱。

醉漾轻舟,信流引到花深处。
尘缘相误,无计花间住。


烟水茫茫,千里斜阳暮。

花信来时,恨无人似花依旧。
又成春瘦,折断门前柳。


天与多情,不与长相守。

明日征鞭,又将南陌垂杨折。
自怜轻别,拚得音尘绝。


杏子枝边,倚处阑干月。

露下风高,井梧宫簟生秋意。
画堂筵启。
一曲呈珠缀。

屏却相思,近来知道都无益。
不成抛掷,梦里终相觅。


醒后楼台,与梦俱明灭。

万项蓬壶,梦中昨夜扁舟去。
萦回岛屿,中有舟行路。


波上楼台,波底层层俯。

暗里追凉,扁舟径掠垂杨过。
湿萤火大。
一一风前堕。

波逐流云,棹歌袅袅淩波去。
数声和橹。
远入蒹葭浦。

厚地高天,侧身颇觉平生左。
小斋如舸,自许回旋可。


聊复浮生,得此须臾我。

燕雁无心,太湖西畔随云去。
数峰清苦,商略黄昏雨。


第四桥边,拟共天随住。

祝寿筵开,画堂深映花如绣。
瑞烟喷兽。
帘幕香风透。

金谷人归,绿杨低扫吹笙道。
数声啼鸟。
也学相思调。

罗带双垂,妙香长恁携纤手。
半妆红豆。
各自相思瘦。

几日无书,举头欲问西来燕。
世情梦幻。
复作如斯观。

浊酒黄花,画檐十日无秋燕。
梦中相见。
起作南柯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