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雨霖,火雨露,土雨蒙,石雨雹。
水风凉,火风热,土风和,石风冽。
水云黑,火云赤,土云黄,石云白。
耳目聪明男子身,洪钧赋与不为贫。
因探月窟方知物,未蹑天根岂识人。
乾遇巽时观月窟,地逢雷处看天根。
地以静而方,天以动而圆。
既正方圆体,还明动静权。
静久必成润,动极遂成然。
物有声色气味,人有耳目口鼻。
万物于人一身,反观莫不全备。
居暗观明,居静观动。
居简观繁,居轻观重。
所居者寡,所观则众。
画工状物,经月经年。
轩鉴照物,立写于前。
鉴之为明,犹或未精。
如鸾如凤,意思安详。
所生之人,非忠则良。
如鼠如雀,意思惊躩;
所生之人,不凶则恶。
一气才分,两仪已备。
圆者为天,方者为地。
变化生成,动植类起。
成败须归命,兴衰各有时。
小人纵多欲,真宰岂容私。
只此浪喜欢,便成空惨悽。
人盛必有衰,物生须有死。
既见身前人,乃知身后事。
身前人能兴,身后事岂废。
人破须至护,物破须至补。
补护既已多,卒归于败露。
人有人之情,物有物之理。
利轻则义重,利重则义轻。
利不能胜义,自然多至诚。
义不能胜利,自然多忿争。
人之耳所闻,不若目亲照。
耳闻有异同,目照无多少。
并弃耳目官,专用舌口较。
日月无异明,昼夜有异体。
人鬼无异情,生死有异理。
既未能知生,又焉能知死。
淳厚之人少秀慧,秀慧之人少审谛。
安得淳厚又秀慧,与之共话人间事。
见物即讴吟,何尝曾用意。
闲将筐笥诗,静看人间事。
百谷仰膏雨,极枯变极荣。
安得此甘泽,聊且振群生。
柳性至柔软,一年长丈馀。
虽然易得荣,奈何易得枯。
万物备于身,乾坤不负人。
时光嗟荏苒,事体落因循。
既感青春老,还惊白发新。
古今情一也,能处又何难。
识事事非易,知人人所艰。
多疑亏任用,轻信失防闲。
莺蝉体既分,安用苦云云。
气盛有馀力,声销无异闻。
时来由自己,势去属他人。
待物莫如诚,诚真天下行。
物情无远近,天道自分明。
义理须宜顾,才能不用矜。
日月星辰天之明,耳目口鼻人之灵。
皇王帝伯由之生,天意不远人之情。
飞走草木类既别,士农工商品自成。
不图骇闻见,更在竹与鱼。
缅彼圆通士,面皱而心虚。
千茎爆竹通宵响,贾岛精神酒一钟。
厨门长幼交罗拜,频祝休言辣臭辛。
糯米为丸黏饷耗,日中视晷卜丰年。
黄菊正开秋未老,满天纸鹞竞飞扬。
野桥歌吹音寥寂,子夜挑灯一枕风。
普度无遮观自在,纸灯夜静散波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