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茅茨破不补,嗟子乃尔贫。


菜肥人愈瘦,灶闲井常勤。


我欲致薄少,解衣劝坐人。

聚粪西垣下,凿泉东垣隈。


劳辱何时休,宴安不可怀。


天公岂相喜,雨霁与意谐。

退居有成言,垂老竟未践。


何曾渊明归,屡作敬通免。


休闲等一味,妄想生愧腼。

田舍清江曲,柴门古道旁。


草深迷市井,地僻懒衣裳。


榉柳枝枝弱,枇杷树树香。

贫居依稼穑,戮力东林隈。


不言春作苦,常恐负所怀。


司田眷有秋,寄声与我谐。

【其一】


在昔闻南亩,当年竟未践。


屡空既有人,春兴岂自免?


夙晨装吾驾,启涂情已缅。


鸟哢欢新节,泠风送馀善。

三径荒凉独掩门,故人车马过相存。


长安此去无千里,浊酒何妨尽一尊。


共说渊源非曩日,好披肝胆奉明恩。

江转皖公山北流,萧闲人物美田畴。


一溪春水百家利,二顷夏秧千石收。


小市竹楼张酒旆,平桥松岛荫渔舟。

汲汲陷有为,昏昏堕无记。


湛然古井水,心在独无意。


读书非求解,食粟姑自遂。

苍然涧下松,不愿世雕刻。


斧斤百夫手,牵挽千牛力。


断成华屋柱,加以缀衣饰。

老佛同一源,出山便异流。


少小本好道,意在三神洲。


子房见黄石,愿封小国留。

试问西寺僧,云何古佛意。


别无安心法,但复饼师馈。


外物来无从,往亦无所至。

平湖近西垣,杖屦可以游。


偶从大夫后,不往三经秋。


盎中插蒲莲,菱芡亦易求。

至人竟安在,陶铸皆秕糠。


世俗那得知,楚楚事冠裳。


方醉狂正作,吾语未可庄。

偶自十年闲,非继七人作。


早岁漫云云,志大终落落。


齿发已半空,头颅不难度。

我生无定居,投老旋求宅。


未暇栋宇完,先问松筠碧。


床锐日益销,车辖转生涩。

麦生置不视,麦熟为一来。


我懒客亦惰,田荒谁使开。


勤事知有获,直驾独未回。

泉城欲治麦禾囷,五亩邻家肯见分。


莫问三吴朱处士,似胜吾乡扬子云。


阴晴卒岁关忧喜,丰约终身看逸勤。

更无云物起微阴,垄亩人家各好音。


岁晚阳和归稻把,夜来霜力到枫林。


儿童笑里丰年面,乌鸟声中落日心。

村村畦圃艺新区,处处田庐葺旧居。


熟透晚梅红的皪,展开新箨翠扶疏。


向来矜寡犹遗秉,此去污邪又满车。

呼唤携锄至,安排筑圃忙。

儿童眠落叶,鸟雀噪斜阳。

烟火村声远,林菁野气香。

朝衣行市头颅落,六印垂腰手足分。


旋煮河豚加鲚脍,争如闲处醉醺醺。

水已平堤柳已线,洞房犹记锁婵娟。


彩云易散春常在,啼鸟留人尚可怜。

数亩田荒积渐耕,常忧坝损害垂成。


传闻赵魏推盟主,便觉如云照眼明。

坐啸宣城迹已赊,青山今日属寒家。


多情宾客门如市,不独风流解染花。

青山于我岂无因,到处抬头便见亲。


时更一班逢好句,玄晖端恐是前身。

百事无能一老夫,十年江上把犁锄。


西庄南亩时来往,常得青山在坐隅。

荷钱贴水蚕如蚁,稻似针芒葚未丹。


牛角叩残歌转急,请看平地有波澜。

饭舂罗担雁行来,任是囷廛亦易推。


一岁艰难方有味,较量犹胜上燕台。

见事迟来五十年,何须投老念艰难。


暖衣饱食无过此,谁是鲇鱼上竹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