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短衣孤剑。
旧识新丰店。
看压小槽香潋滟。

昔话平生志,高斋曾见留。


道孤心易感,恩重力难酬。


独立千峰晓,频来一叶秋。

西岩有高兴,路僻几人知。


松荫花开晚,山寒酒熟迟。


游从随野鹤,休息遇灵龟。

草堂近西郭,遥对敬亭开。


枕腻海云起,簟凉山雨来。


高歌怀地肺,远赋忆天台。

此中偏称夏中游,时有风来暑气收。


涧底松摇千尺雨,庭中竹撼一窗秋。


求猿句寄山深寺,乞鹤书传海畔洲。

柿叶翻红霜景秋,碧天如水倚红楼。

隔窗爱竹无人问,遣向邻房觅户钩。

蜀冈莽苍临大邦,雄雄太守驻旌幢。


相基树楹气势厖,千山飞影横过江。


峰峤俯仰如奔降,雷塘坡小鸂鶒双。

我讲异尔讲,我书非尔书。


彼将希白马,此亦犹大车。


皆行国都内,辙不入委闾。

背市面山色,平目观白云。


渔舟溪上歌,游客栏边闻。


俯檐翠柏瘦,蔓篱秋实蕡。

人心本好静,世事方扰扰。


丘壑未去时,庭中结山小。


长欲见苍翠,何须听猿鸟。

秭雉已先嘷,卉木萼渐歇。


俯槛弄条枚,因心悟生灭。


上人本高胄,季父践清列。

无涯桃李待清明,经岁方能开得成。


不念化工曾着力,狂风何故苦相凌。

洛下谁家不买居,买居还得似君无。


风光一片非尘世,景物四时成画图。


后圃花奇同阆苑,前轩峰好类蓬壶。

买宅从来重见山,见山今直几何钱。


奇峰环列远隔水,乔木俯临微带烟。


行路客疑惊洞府,凭栏人恐是神仙。

谁将长剑斩长蛟,斩断长蛟剑复韬。


爪尾蜿蜒凝华岳,角牙狞恶结嵩高。


骨伤两处崭苍壁,血出东流汹巨涛。

融结成来不记秋,断崖苍壁锁烟愁。


中分洪造夏王力,横截大山伊水流。


八节滩声长在耳,一川风景尽归楼。

何代无人振德辉,众贤今日会西畿。


太平文物风流事,更胜元和全盛时。

春半花开百万般,东风近日恶摧残。


可怜桃李性温厚,吹尽都无一句言。

寒食风烟锦屏下,凭高把酒兴何如。


满川桃李方妍媚,不忍重为风破除。

满川桃李弄芳妍,不忍重为风所残。


忍使一年春遂去,尽凭高处与盘桓。

做了三公更引年,人间福德合居先。


结茅未尽忘君处,正在嵩高万岁前。

洛川秋入景尤佳,微雨初过径路斜。


水竹洞中藏县宇,烟岚坞里住人家。


霜馀红间千重叶,天外晴排数缕霞。

社曲东边风物幽,我来系马独淹留。


门前翠影山无数,竹下寒声水乱流。


酒压新尘常得醉,花开番次不知秋。

按节羊肠阪,褰帷并塞州。


仁风熙爱日,清德凛高秋。


甘泽随征盖,华星近戍楼。

去时憔悴青衿在,归路凄凉绛帐空。


无限酬恩心未展,又将孤剑别从公。

拥节趋瑶县,回舆礼梵仙。


望云催觐日,零雨记归年。


蕙露霏毫润,尼珠入局圆。

年来恩例得量移,只合高歌不合悲。


消长盈虚存大易,东南西北有先师。


未抛轩冕终妨道,偶见林泉且赋诗。

松杉疏瘦簇山根,楼殿参差对郭门。


不惜马蹄来北寺,为怜熊耳在西轩。


云生石砌摇寒影,泉汲铜瓶露冻痕。

县斋东面是禅斋,公退何妨引鹤来。


长爱座中如洞府,却惭衣上有尘埃。


竹声冷撼秋窗雨,山影青笼晓院苔。

祭庙回来略问禅,苏墙莎径碧山前。


风疏远磬秋开讲,水响寒车夜救田。


蓝绶有香花菡萏,竹窗无寐月婵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