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荣悴元知岂有常,纷纷草木占年光。


霜风一扫知何在,楚客从来枉断肠。

烟草茫茫楚泽秋,牧童吹笛唤归牛。


九衢不是风尘少,一点能来此地不。

苍颜莫怪少曾开,触目人情但可哀。


死去肯为浮世恋,此身元自不应来。

水际柴门一扇开,白头羸病亦堪哀。


阿谁得似桄榔杖,肯为闲人万里来。

乌桕微丹菊渐开,天高风送雁声哀。


诗情也似并刀快,剪得秋光入卷来。

少日猖狂不自谋,即今垂死更何求。


简编不隔圣贤面,梦寐时为河岳游。


浊酒未倾心已醉,长歌欲发涕先流。

霜露初侵季子裘,山川空赋仲宣楼。


梦回最怯闻衣杵,病起常忧负酒筹。


日月往来双转毂,乾坤成坏一浮沤。

热去解钳釱,飘萧秋半时。


微雨池塘见,好风襟袖知。


发短梳未足,枕凉闲且欹。

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
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


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

黄落山川知晚秋,小虫催女献功裘。


老松阅世卧云壑,挽著沧江无万牛。

椎牛作社酒新篘,扶老将儿嬉陇头。


木落人家见鸡犬,晓寒溪口在汀洲。


无功可佩水苍玉,卒岁空思狐白裘。

柴门扃兮,牛羊下来其已久。
四壁立兮,蛩螀太息不可听。


夜冉冉兮斗魁委柄若授人,天寥寥兮河汉风浪西南倾。

那知芳岁晚,坐见寒叶堕。


吾不如腐草,翻飞作萤火。

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
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

【夜行船】百岁光阴如梦蝶,重回首往事堪嗟。
今日春来,明朝花谢。
急罚盏夜阑灯灭。

堆枕香鬟侧。
骤夜声、偏称画屏秋色。
风碎串珠,润侵歌板,愁压眉窄。

五剧车声隐若雷,北邙惟见冢千堆。


夕阳劝客登楼去,山色将秋绕郭来。


寒甚更无修竹倚,愁多思买白杨栽。

侧身人海叹栖迟,浪说文章擅色丝。


倦客马卿谁买赋,诸生何武漫称诗。


一梳霜冷慈亲发,半甑尘凝病妇炊。

烟草萋萋小楼西,云压雁声低。
两行疏柳,一丝残照,数点鸦栖。


春山碧树秋重绿,人在武陵溪。

露出阶苔光,风生庭树冷。


推窗掩明月,不忍见孤影。

惠草芳巳歇,候虫寒不鸣。


相知惟白发,日夜满头生。

梧桐生碧砌,密叶暗金井。


惊心昨夜月,照见栖禽影。

细雨斜风拂面来,草黄云白雁声哀。
沧江东去几时回。


枫叶有霜才可爱,菊花无酒不须开。

南望商于北帝都,两堪栖托两无图。


只闻斥逐张公子,不觉悲同楚大夫。


岩畔早凉生紫桂,井边疏影落高梧。

琪树西风枕簟秋,楚云湘水忆同游。


高歌一曲掩明镜,昨日少年今白头。

西风一枕雁哑哑。
残月窗纱。
梦魂惯引心头事,恨牵缠、绕遍天涯。

静向懒相偶,年将衰共催。


前途欢不集,往事恨空来。


昼景委红叶,月华销绿苔。

洛阳城里见秋风,欲作家书意万重。


复恐匆匆说不尽,行人临发又开封。

雨匀紫菊丛丛色,风弄红蕉叶叶声。


北畔是山南畔海,祗堪图画不堪行。

驱马傍江行,乡愁步步生。


举鞭挥柳色,随手失蝉声。


秋稼缘长道,寒云约古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