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饥能坚志节,病可养精神。


不动成罴卧,微劳学鸟伸。


功名知幻境,忧患笑前身。

门冷荒车辙,囊空别醉乡。


懒行眠亦好,倦话默何伤。


野叟占幽梦,山僧送秘方。

雨暗初疑暮,云开已变秋。


有风生枕簟,无汗渍衣褠。


漉酒尝浮蚁,题诗走黑虬。

天暑正三伏,雨来俄九秋。


寒声入檐户,爽气袭巾褠。


山色凝深黛,溪流战怒虬。

萤度梧楸径,鸟鸣蒲苇洲。


宁知八十老,又见一年秋。


贺监称狂客,刘伶赠醉侯。

云映星芒澹,风阑雨脚回。


体轻知病去,气爽喜秋来。


疏放抛乌帢,歌呼覆绿杯。

庭树忽改色,秋风动其枝。


物情未必尔,我意先已悽。


虽恐芳节谢,犹忻早凉归。

不期朱夏尽,凉吹暗迎秋。


天汉成桥鹊,星娥会玉楼。


寒声喧耳外,白露滴林头。

老火薰人欲破头,唤秋不到得人愁。


夜来一雨将秋至,今晚蝉声始报秋。

夏欲尽头秋欲初,小凉未苦爽肌肤。


夕阳幸自西山外,一抹斜红不肯无。

上得城来眼顿明,暮山争献数尖青。


垂杨舞罢西风叶,一叶多时独未停。

暑中剩喜立秋初,特地西风半点无。


旋汲井花浇睡眼,洒将荷叶看跳珠。

雨后林中别样凉,意行幽径不知长。


风蝉幸自无星事,强为闲人报夕阳。

青天赤日更黄埃,迎送纷纷正往来。


一夜炎蒸无计奈,三更风雨领秋回。


人生作么禁寒暑,世事何如付酒杯。

抗尘几何时,猿鹤共悲怨。


岂知朱墨暇,乃适山水愿。


兹晨秋令初,休沐谨邦宪。

十年忧患本谁知,惭愧仙翁有旧期。


度岭还家天许我,斸山种粟我尤谁。


秋风欲践故人约,春气潜通病树滋。

伏中苦热焦皮骨,秋后清风濯肺肝。


天地不仁谁念尔,身心无著偶能安。


诗书久为消磨日,毛褐还须准拟寒。

已放新凉入簟纹,更驱馀溽避炉薰。


穿云竹月时时见,咽露莎蛩院院闻。


稍喜雪山无斥堠,但虞烟驿有移文。

折枝楸叶起园瓜,赤小如珠咽井花。


洗濯烦襟酬节物,安排笑口问生涯。

三伏熏蒸四大愁,暑中方信此生浮。


岁华过半休惆怅,且对西风贺立秋。

饭后茶前困思生,水宽风稳信篙撑。


不知浪打船头响,听作凌波解佩声。

一川新涨熨秋光,挂起篷窗受晚凉。


杨柳无穷蝉不断,好风将梦过横塘。

西风初入小溪帆,旋织波纹绉浅蓝。


行入闹荷无水面,红莲沉醉白莲酣。

风吹蝉声乱,林卧惊新秋。


山池静澄碧,暑气亦已收。


青峰出白云,突兀成琼楼。

嵩高云日明,潘岳赋初成。


篱槿花无色,阶桐叶有声。


绛纱垂簟净,白羽拂衣轻。

秋声先到芭蕉。
阶下秋虫絮叨。
生受鹊填桥。

井梧一叶银床早。
碧云天、画楼秋到。
竹外淡烟霏,障满地、斜阳最好。

律变新秋至,萧条自此初。


花酣莲报谢,叶在柳呈疏。


澹日非云映,清风似雨馀。

南北区区浪自催,不妨随遇且徘徊。


鲈鱼白酒何须得,一醉端从好句来。

捞虾摸蚬几回来,斗笠蓑衣安在哉。


将谓此生缘已断,登临不觉眼重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