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小雨如膏渍陌尘,一沟寒碧晓生鳞。


馀年巳自无多子,更向途中见早春。

成败由天众所知,乌江拔剑更何疑。


谁言碧海剸蛟手,也学临春井底儿。

灯映前窗纸不鸣,四邻无语犬号声。


南阳巳起为霖了,何用人间更得名。

虎丘山下月朦胧,阊阖门前动地风。


子夜一声琴一阕,杜鹃声在碧云中。

陌上清歌最可听,谁知此是断肠声。


就中更有杨枝曲,恨杀昏鸦及晓莺。

忆昔吴宫无事时,满城杨柳舞西施。


如今柳尽西施死,恨杀当年陌上儿。

姑苏台下垂杨柳,曾为张王护禁城。


今日淡烟芳草里,暮蝉犹作管弦声。

候馆人稀夜自长,姑苏台远树苍苍。


江湖潮落高楼迥,河汉秋归广簟凉。


月转碧梧移鹊影,露低红叶湿萤光。

暂引寒泉濯远尘,此生多是异乡人。


荆溪夜雨花开疾,吴苑秋风月满频。


万里高低门外路,百年荣辱梦中身。

三年无事客吴乡,南陌春园碧草长。


共醉八门回画舸,独还三径掩书堂。


前山雨过池塘满,小院秋归枕簟凉。

自卜闲居荆水头,感时相别思悠悠。


一樽酒尽青山暮,千里书回碧树秋。


深巷久贫知寂寞,小诗多病尚风流。

十年狂荡客征途,时为文章未剖符。


引臂欲攀天上月,回身却碍日中乌。


穷愁自是真男子,慷慨须投大丈夫。

三朝出入紫微臣,头白金章未在身。


登第早年同座主,题诗今日是州人。


阊门柳色烟中远,茂苑莺声雨后新。

杨柳阊门路,悠悠水岸斜。


乘舟向山寺,着屐到渔家。


夜月红柑树,秋风白藕花。

冷晕侵残烛,雨声在深竹。


惊鸟时一鸣,寒枝不成宿。

驱车入蜀时,有弟母不往。


留妇侍母傍,以子嘱妇养。


昨得阊门书,妇子死泉壤。

姑苏台上麋鹿嚎,夫差城中楼观高。


荒榛尽已付明月,万古愤怒空秋涛。


吴亡越霸能几日,后世扰扰犹鸿毛。

吴客归从楚,霜华著马蹄。


倦童持弊橐,呼艇过寒溪。


索寞区中饭,依稀日午鸡。

姑苏台畔去,云壑付清机。


野策过寒水,山童护衲衣。


松门正投宿,竹笠带馀晖。

一闻周召佐明时,西望都门强策羸。


天子好文才自薄,诸侯力荐命犹奇。


贺知章口徒劳说,孟浩然身更不疑。

四面山形断,楼台此迥临。


两峰高崒屼,一水下淫渗。


凿石西龛小,穿松北坞深。

楼台山半腹,又此一经行。


树隔夫差苑,溪连句践城。


上坡松径涩,深坐石池清。

碧海西陵岸,吴王此盛时。


山行今佛寺,水见旧宫池。


亡国人遗恨,空门事少悲。

东出盘门刮眼明,萧萧疏雨更阴晴。


绿杨白鹭俱自得,近水远山皆有情。


万物盛衰天意在,一身羁苦俗人轻。

笑指家园是五湖,画船东下载图书。


收功玉铉丹青后,得老铜楼羽翼初。


醒醉放怀从野服,登临乘兴属安车。

睡足起无事,开扃步中园。


中园复何有,花草蔼已繁。


飞红被行路,山鸟时一喧。

闲官无吏课,未午省中归。


端居属微疾,偃卧度秋辉。


书帙纷几席,减谷亦清羸。

他日驰戎马,风尘从事衫。


花开大梁酒,木落太湖帆。


幕府烦精悍,吴山入笑谈。

竹箭征舻驶,骊驹客袂分。


倦游销仲产,参事厌卿军。


象阙天中隔,乡朝月外闻。

卧锦潜郎种种丝,为邦独爱阮咸麾。


中台给契鱼初剖,外闼升车雉尚随。


风汴杂花飘夕棹,雨吴芳树隐春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