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船开便与世尘疏,飘若乘风度太虚。


坐上偶然遗饼饵,波间无数出龟鱼。

岸岸园亭傍水滨,裴园飞入水心横。


旁人莫问游何许,只拣荷花闹处行。

小步深登野寺幽,古松将影入茶瓯。


铃声忽起九天半,有塔危峰最上头。

凤城鱼钥晓开银,国子先生领搢绅。


山水光中金凿落,芙蕖香里葛头巾。

城中担上买莲房,未抵西湖泛野航。


旋折荷花剥莲子,露为风味月为香。

暑气炎炎正若焚,荷花于此见天真。


香房馥郁随风拆,笑脸妖娆映水新。


间叶浅深殷似点,满池繁媚丽于春。

菰蒲出没风波际,雁鸭飞鸣雾雨中。


应为高人爱吴越,故于齐鲁作南风。

花开南北一般红,路过江淮万里通。


飞盖靓妆迎客笑,鲜鱼白酒醉船中。

行到平湖意自宽,繁花仍得就船看。


回头却向吴侬说,从此远游心未阑。

终日舟行花尚多,清香无奈着人何。


更须月出波光净,卧听渔家荡桨歌。

凌波仙子静中芳,也带酣红学醉妆。


有意十分开晓露,无情一饷敛斜阳。


泥根玉雪元无染,风叶青葱亦自香。

南轩面对芙蓉浦。
宜风宜月还宜雨。
红少绿多时。

琴薰应律。
有细烟罥雨,浓露晞日。
洛浦波生,湘渚风交,霓裳水佩争出。

杨柳烟销,梨花云散,瑶台别是风光。
翠霞深处,谁舞白霓裳?三十六宫向晓,凤绡拥、红粉成行。
珠帘外,风翻瑞葆,惊起紫鸳鸯。

玉井芙蓉红粉腮,何人移向月中栽。


高轩忽漫看图画,疑是昭阳晓镜开。

一带小红桥,同倚画栏,池面荷靓。
飐飐芦梢,立蜻蜓不定。
新雨过、琼珠万点,荡流霞、妙莲香冷。

去天尺五韦邪杜,休疑旧梨花店。
蛛网纱窗,草迷幽径,破板红桥谁换。
池莲向暖。

执热屏人事,偃卧慵巾裳。


过门二三友,失喜跣下床。


鸣驺出华陌,联辔遵野塘。

别殿无人梨自芳,玉阶朱槛绕金塘。


馆娃寂寞无西子,羞与吴宫竞晓妆。

素舸朱篷青竹篙,棹歌风散近还遥。


斜阳借问归何处,家住水村郎姓萧。

清江向晚采莲稀,独倚兰舟久未归。


目断可堪人不至,斜风细雨湿罗衣。

贺监家居逸兴饶,枝分鉴水阔容舠。


穿荷宜去邀渔叟,共醉船头半榼醪。

荷底清涟照绮罗,长安公子旧情多。


踌躇不去知君意,重唱吴音白纻歌。

越女行歌纵棹轻,苍茫别浦晚烟凝。


荷花折尽不归去,潋滟扁舟不易胜。

平湖漠漠芰荷稠,水国芳春不胜秋。


空有棹歌人不见,晚风一曲去悠悠。

晚雨跳珠万盖匀,红房高下照池新。


采时双艇须加桨,行罢微波不见尘。


解把清香贻密坐,忍将芳意付萧晨。

净根元不竞芳菲,万柄亭亭出碧漪。


乘露醉肌浑欲洗,无风清气自相吹。


制裳香冷微云护,倾盖盟深独月知。

洛神一醉未醒。
俯鉴窥红影。
万绿森相卫,西风静、不放冷。

招宝青天碧凤翔,沉香大士坐中央。


知君一叶春涛外,遥指莲花出海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