椰子微躯有百穷,平生风际转枯蓬。
岂知蝉腹龟肠后,更寄蜂房蚁穴中。
学俭久判羹不糁,惮烦惟欲寐无聪。
掩关小室动经旬,蠹简如山伴此身。
百亿须弥藏粒芥,大千经卷寓微尘。
危机已过犹惊顾,恶梦初回一欠伸。
治乱兴衰甚可嗟,徒怜水调诉荣华。
开元盛事今何在,尚有霓裳寄此花。
万事不理问伯始,藉甚声名南郡胡。
远孙白头坐郎省,乞身归来犹好书。
手抄万卷未阁笔,心醉六经还荷锄。
余家三世积书三万馀卷。
大父诏余曰:“诸孙中惟尔好书,尔要看者,随意携去”余简太仆、文恭大父丹铅所及有手泽者存焉,汇以请,大父喜,命舁去,约二千馀卷。
天启乙丑,大父去世,余适往武林,父叔及诸弟、门客、匠指、臧获、巢婢辈乱取之,三代遗书一日尽失。
西楼谁与共闲居,茂树婆娑清昼馀。
大隐只今同一壑,行吟非昔似三闾。
揣摩心事惟黄卷,料理家传亦素书。
高意合天制,自然状无穷。
仙华凝四时,玉藓生数峰。
书秘漆文字,匣藏金蛟龙。
朱栏碧瓦照山隈,竹简牙签次第开。
读破文章随意得,学成富贵逼身来。
诗书教子真田宅,金玉传家定粪灰。
读书旧破十年功,老病茫然万卷空。
插架都将付诸子,闭关犹得养衰翁。
案头萤火从乾死,窗里飞蝇久未通。
轩前无物但长空,孤月忽来东海东。
圆满定从何处得,清明许与众人同。
怜渠生死未能免,顾我盈亏略已通。
老人身世两相遗,绿竹青松自蔽亏。
已喜形骸今我有,枉将名字与人知。
往还但许邻家父,问讯才通说法师。
予幼师事先君(苏辙之父,苏洵),听其言, 观其行事。
今老矣,犹志其一二。
先君平居不治生业,有田一廛, 无衣食之忧;有书数千卷,手缉而校之,以遗子孙。
夫是非之争也,如岁时然,昼夜更迭,不相一也。
昨日是而今日非矣,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。
少年诵诗书,颇有稽古志。
中焉得良师,讲说击蒙昧。
步趋古圣贤,千载俨如对。
久矣山人去,怀哉屋壁藏。
侵陵阅梅雨,调护乏芸香。
次第翻经集,呼儿理在亡。
夙闻治水经,银泥封绿字。
龙威丈人招我游,林屋洞中探玉笥。
白云弥弥洞庭波,七十名峰奈乐何。
我生南海愁偏僻,经史之外寡书册。
扁舟遥至金陵城,欲向名家求载籍。
黄君父子世藏书,一室尝开万卷馀。
不惜黄金为买书,要令弦诵被乡闾。
圣贤事业千年上,经史文章万卷馀。
借送讵论鸱有酒,收藏长爱蠹无鱼。
今古驱驰翰墨场,何人下笔到颜杨。
君侯知我有书癖,乞与西台字几行。
旧藏自是承平物,新轴收从古道旁。
人间好事戒多得,防有雷霆下取将。
乌云夭矫天欲雨,虚堂美荫共徜徉。
开奁百轴惊传玩,更觉人间六月凉。
宣献业文学,尝作调羹盐。
藏书百千帙,传世惟清廉。
东堂得春和,花卉晨露沾。
旱久井垂涸,汲多泉更浑。
浚教泥净尽,何患不逢原。
可正宜频览,无尘亦自磨。
少陵今老矣,功业欲如何。
既晚开何益,采之聊泛觞。
书生自头白,奚用泣馨香。
还舍八十日,三逢明月圆。
停杯试一问,归去定何年。
花木正憔悴,秋阳那更骄。
驱童绠深井,聊助化工浇。
山中久不雨,汲水欲何从。
一夜井泉达,灵鳗恐是龙。
园小日思涉,山高时欲登。
老来疲脚力,兴至策枯藤。
秋日更可畏,所宜惟暴书。
反身还自笑,均是蠹书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