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垂老西来日,天涯此会稀。


马啼声特特,雁阵影飞飞。


南海情偏厚,东坡语未非。

曲尘犹沁伤心水,歌蝉暗惊春换。
露藻清啼,烟萝澹碧,先结湖山秋怨。
波帘翠卷。

百尺西楼十二栏,日迟花影对人闲。


春风已入片时梦,寒食从今数日间。


折柳故情多望断,落梅新曲与愁关。

滁之水,入江流,江潮日复来滁州。
相思若潮水,来往何时休。


空相思,亦何益。

怅望沙头成久坐,江洲春树何青青。


烟霞故国虚梦想,风雨客途真惯经。


白璧屡投终自信,朱弦一绝好谁听?


扁舟心事沧浪旧,从与渔人笑独醒。

廿年不到石亭寺,惟有西山只旧青。


白拂挂墙僧已去,红兰照水客重经。


沙村远树凝春望,江雨孤篷入夜听。

枝上鸣嘤报早春,御沟波澹碧龙鳞。


旗常影动千官肃,环佩声来万国宾。


若乳露从霄汉落,非烟云抱翠华新。

雨涩风悭夜向阑,粉花飘扑客衣单。


功名有分平吴易,贫贱无闻访戴难。


懒逐银杯行处马,静思玉鉴舞时鸾。

柳黄未结。
放嫩晴消尽,断桥残雪。
隔水人家,浑是花阴,曾醉好春时节。

好游人老,秋鬓芦花共色。
征衣犹恋去年客。
古道依然黄叶。

山风古道,海国轻车,相逢只在东瀛。
淡薄秋光,恰似此日游情。


休嗟鬓丝断雪,喜闲身、重渡西泠。

流水孤村,爱尘事顿消,来访深隐。
向醉里谁扶,满身花影。
鸥鹭相看如瘦,近来不是伤春病。

天性怜才老未衰,爱君笔力绝新奇。


引弦连发天山箭,举手高攀月窟枝。


藻蕴科名通谱牒,旦希优劣系修为。

先朝取士尚雕虫,前辈皆因此显融。


衡鉴集中推范老,混成篇里得沂公。


杏园饮畅莺声早,梨岭飞高雁影同。

此君词翰逼晁秦,万鹄袍中少拟伦。


色笔探怀如有助,朱衣点首岂能神。


长安市素多游侠,天子廷曹怀士人。

昔人抱璞经三献,今子排云叫九关。


千佛经应冠鳌顶,大人赋可动龙颜。


探梅腊雪园林后,对策薰风殿阁间。

君家科级每蝉联,何况高才更妙年。


肄业机云同屋住,论文坡颍对床眠。


一双璧有连城价,九转丹能拔宅仙。

束发词林久著名,及兹书剑始西行。


里人预谶龙头喜,相者兼言豸骨清。


笔老定非场屋作,声和必为国家鸣。

辇下银袍似堵墙,名涂个个著鞭忙。


期年操木何容易,一日看花得许狂。


韩子吟披惟六艺,沂公吃著岂三场。

原夫辇岂敢追攀,每叹君文似左班。


不许犬鸡舐丹鼎,肯为鼷鼠发黄间。


主司一洗冬烘谤,老子前知昼锦还。

小陆词章海内传,名场久盍著先鞭。


惯看馀子瓦枢坏,太息斯人铁砚穿。


畴昔熏香过半世,即今拾芥已中年。

人间好物尤宜惜,天下奇才非易得。


他日相逢他处时,始知此会重难觅。

五岭虽多何足观,三川纵少须重去。


台边况有数千株,仍在名园最深处。

梅花四种或黄红,颜色不同香颇同。


更远也须重一到,看看随水又随风。

春早梅花正烂开,生平不饮亦衔杯。


城南尽日高台上,恰似江南去一回。

酒中渍后香尤烈,笛里吹来韵更清。


此韵此香来处好,此时消得一凝情。

梅台赏罢意何如,归插梅花登小车。


陌上行人应见笑,风情不薄是尧夫。

红日坠时情更切,玉山颓处兴还深。


攀条时拣繁枝折,不插满头辜此心。

清香冷艳偏多处,猛雨狂风未有前。


赏意正浓红日坠,如何既去遂经年。

折来嗅了依前嗅,重惜清香难久留。


多谢主人情意切,未残仍许客重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