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列藩环王都,遂分东西道。


统制连别京,守臣多硕老。


外台持权纲,才具必美好。

冀北当年浩莫分,斯人一顾每空群。


国家科第与风汉,天下英雄惟使君。


后进何人知大老,横流无地寄斯文。

汉家财利析秋毫,暂屈清才岂足劳。


邑屋连云盈万井,舳舻衔尾列千艘。


春寒欲尽黄梅雨,海浪高翻白鹭涛。

首阳垂范远,吏部属辞深。


染翰著嘉尚,系言光德音。

置将从来欲善师,百城蹉跌起毫厘。


驱除久费兵符出,按抚纷烦使节移。


恩泽易行穷苦后,功名常见急难时。

掌运职既大,摧邪名更雄。


鹏飞簸曲云,鹗怒生直风。


投彼霜雪令,剪除荆棘丛。

我行未厌山东远,昔游历下今梁宛。


官如鸡肋浪奔驰,政似牛毛常黾勉。


幸公四年持使节,按行千里长相见。

长爱陶先生,闲居弃官后。


床上卧看书,门前自栽柳。


低徊顾微禄,毕竟谁挽袖。

持节忧邦刑,职业已自简。


下车摄留都,谈笑事亦办。


开轩揖佳客,退食事书卷。

层层高阁旧瀛洲,此地须徵第一流。


丞相近年萦倚望,重才今日喜遨游。


荣持健笔金黄贵,恨咽离筵管吹秋。

侏儒未用笑先生,孟博聊堪揽辔行。


学有人民可尝试,诗须山水与逢迎。


边夷岂识朝廷治,耕钓唯知吏政平。

五月江南行,南风江恶溯。


乘潮虽有信,不过湓城去。


船经香炉峰,峰前须暂住。

李氏世能诗,落落为时豪。


汉陵唐太白,始竞二雅高。


益端正封贺,才各倾吴涛。

王都重兵廪,命使总八方。


淮南舟车冲,三楚笼利长。


惟时有才彦,数计等桑羊。

河隍多宿兵,兵食固所须。
幸时不战斗,畜养安可无。


古兴十万师,七十万家辍耕锄。

周当战国时,何为守静正。


干戈既日寻,仁义固不竞。


天下皆蹠徒,宁知圣为圣。

重持使者节,北上太行行。


未注螭头笔,来赒塞下兵。


朱轓邦伯至,黄绶县官迎。

世言楚使者,乃是汉名卿。


曾欲察黄绶,但能勤列城。


江山无改故,草树几更荣。

旧传妫氏女,将适楚人时。


筑馆自临水,故台空此基。


因为楚宫媵,来与使车期。

此物扬州素所闻,今于洛汭特称珍。


雅知国色善移物,更着天香暗结人。


欲殿群芳仍占夏,得专奇品不须春。

兹轩最洒落,历历种琅玕。


正昼簿书稀,萧萧风雨寒。


翠阴凉宴坐,疏韵承清欢。

幽蹊入桃李,危栈蟠林麓。


行行忽虚敞,高斋出山腹。


园圃近指掌,郊郭纷盈目。

华堂选形胜,地直巽之隅。


主人心洁齐,公闲此燕居。


西来故乡客,东过朝大夫。

凛然凌霜色,本自生丘壑。


徙之君子庭,栽培固不薄。


静夜声飂飂,清昼阴漠漠。

朝阳升东隅,照此庭下桐。


菶菶复萋萋,居然古人风。


疏柯青玉耸,密叶翠羽蒙。

春遍西湖上,湖漪绿胜醅。


惊鱼迎濑跃,斗鸭拥波来。


柳已缘烟重,花仍赴暖开。

晚花吹酒送行人,迢递风烟上七闽。


江海身孤虽恋阙,豺狼路静不埋轮。


阳林撷露茶腴早,侧树烘霞荔子新。

江西使节拥朱轮,正用中台鹤发人。


漕米争衔千鹢舶,即山催铸万蚨缗。


宴斋螺岫披云出,醉馆星苞照露匀。

老依涡曲作藩侯,月例黄堂给宴醅。


敢把百壶夸显父,且将三品敌荆州。


味新聊称长螯蟹,酌浅尤宜小样瓯。

稼云弥望默纡馀,雨遍公私告稔初。


田父此时歌击壤,牧人他夜梦为鱼。


劝符数下收遗穧,漕谷相衔饷剩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