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猛虎落槛阱,坐食如孤㹠。


丈夫在富贵,岂必守一门。


公心有勇气,公口有直言。

鸟有偿冤者,终年抱寸诚。


口衔山石细,心望海波平。


渺渺功难见,区区命已轻。

清晓朝帝所,就列复少须。


不逢林夫子,于何得故吾。


宫云霁犹未,宸风爽亦初。

曳练为银汉,镕金作月波。


桂华斜丽处,鳷鹊得光多。


云叶三秋净,菱花一镜磨。

圣主临轩士袖然,曲江花底宴群贤。


九天日月开清照,四海豪英看广延。


只合致君上尧舜,不应侔德止宗宣。

殿上胪传第一声,殿前拭目万人惊。


名登龙虎黄金榜,人在烟霄白玉京。


香满乾坤书一卷,风吹鬓发雪千茎。

九虎遮藏造化机,御题过午始闻知。


乾坤阖辟兼文武,云汉昭回具训词。


武帝上嘉真戏耳,放勋清问政如斯。

金戺瑶阶日月边,晓风花柳带非烟。


千官剑佩鸣双阙,万国英豪到九天。


玉座忽临黄伞正,御题初出紫衣传。

于皇天子自乘龙,三十三年此道中。


悠远直参天地化,升平奚羡帝王功。


但坚圣志持常久,须使生民见泰通。

入舟忽不乐,呼侣登崇丘。
子房信高士,祠处亦清幽。


俯视徐州城,黄河映带流。

阿母瑶池翠水渟,生儿共道得宁馨。


金仙元住岷峨国,宝婺遥连奎壁星。


蕊榜已看秋桂绿,兰台行校夜藜青。

乡国同年十载遥,飞腾次第上云霄。


扶摇去息南溟翼,象纬回瞻北斗杓。


杨子谈经馀旧阁,相如题柱有遗桥。

周郎同榜复同庚,琼树风流四座倾。
薇省争传八叉赋,杏园都重数车声。


鸣佩晓随鹓鹭簉,望云春隔凤皇城。

来书教以禅学,引文文山诗语云云。
似乎文山不遇楚黄道人,便不能了死生者。
仆不以为然。

畴昔金门看选贤,一星终矣半英躔。


谁怜蛮府清池句,不著南山捷径鞭。


作者七人茅瘴地,肃霜九月菊残天。

人才收楚产,宾荐谨周官。


就日三吴近,披风七泽宽。


解包珍贡入,瑑玉宝光寒。

珠帘高卷莫轻遮,往往相逢隔岁华。


春气昨宵飘律管,东风今日放梅花。


素姿好把芳姿掩,落势还同舞势斜。

退隐无山进乏媒,杜门芳草与苍苔。


贫为吾道应关命,达似他途亦是才。


人静合寻衙北寺,野凉还上郭西台。

客从于阗来,遗我盈尺壁。


晶光射云汉,璀璨生五色。


置之暗室中,鬼魅皆辟易。

赋成无处换黄金,却向春风动越吟。


天子爱才虽仄席,诸生多病又沾襟。


柳攀灞岸狂遮袂,水忆池阳渌满心。

半年池口恨萍蓬,今日思量已梦中。


游子马蹄难重到,故人尊酒与谁同。


山横翠后千重绿,蜡想歌时一烬红。

吴公台下别经秋,破虏城边暂驻留。


一笑有情堪解梦,数年无故不同游。


云牵楚思横鱼艇,柳送乡心入酒楼。

秋河耿耿夜沈沈,往事三更尽到心。


多病谩劳窥圣代,薄才终是费知音。


家山梦后帆千尺,尘土搔来发一簪。

入蜀归吴三首诗,藏于笥箧重于师。


剑关夜读相如听,瓜步秋吟炀帝悲。


景物也知输健笔,时情谁不许高枝。

往年疏懒共江湖,月满花香记得无。


霜压楚莲秋后折,雨催蛮酒夜深酤。


红尘偶别迷前事,丹桂相倾愧后徒。

驿西斜日满窗前,独凭秋栏思渺绵。


数尺断蓬惭故国,一轮清镜泣流年。


已知世事真徒尔,纵有心期亦偶然。

会稽诗客赵能卿,往岁相逢话石城。


正恨故人无上寿,喜闻良宰有高情。


山朝佐命层层耸,水接飞流步步清。

弃家忽若遗,四海吴元常。


轩冕安足轻,妻孥等毫芒。


古来惟仁者,有勇故莫当。

呼童具鸡黍,颇识故人期。


竹馆忽枉驾,山樽聊解颐。


醉歌返北郭,春雨生东陂。

长风沙浪屋许大,罗刹石齿水下排。


历此二险过湓浦,始见瀑布悬苍崖。


系舟上岸入松径,三日踏穿新蜡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