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北山非自高,千仞付我足。


西湖亦何有,万象生我目。


云深人在坞,风静响应谷。

九渊龙起跨苍茫,聊为西州洗亢阳。


晓看空蒙知岁稔,夜闻点滴觉心凉。


纱幮不下蚊蝇静,焙火微温书画香。

海棠花入燕泥干,梅子枝头已带酸。


老去懒寻年少梦,春分不减社前寒。


著书敢望垂千载,嗜酒犹须隐一官。

绿阴翳翳连山市,丹实累累照路隅。


未爱满盘堆火齐,先惊探颔得骊珠。


斜簪宝髻看游舫,细织筠笼入上都。

趁朝把笏著乌靴,不似归来买短蓑。


尚鄙朱公养鱼术,肯为宁戚饭牛歌。


逢时有命求何益,触事无心得最多。

谁言白首意低摧,老子逢春亦乐哉。


犁畔方吹社公雨,垄头又转阿香雷。


睡馀支枕听莺语,醉里题窗记燕来。

策蹇清吟涉若耶,灞桥犹恨近京华。


山前千顷谁种玉,座上六时天散花。


林雀无声溪彴断,炊烟不动竹篱斜。

十分历日过八九,徂岁迫人殊可惊。


霜木萧萧临古道,雪云惨惨冒高城。


山头噤雀无生意,水面饥鸢有堕声。

江云漠漠雨昏昏,归老山阴学灌园。


十里羊肠仅通路,三家铛脚自成村。


应时馎饦聊从俗,耐久钟馗俨在门。

晚春光景亦佳哉,野老苍颜一笑开。


莫问此生犹几屐,但知相遇且衔杯。


偶携儿女祈蚕去,又逐乡邻赛麦回。

壮岁羁游半九州,即今憔悴老菟裘。


狂心那复缴鸿鹄,世事已如风马牛。


雪作未成增惨澹,叶飞欲尽更飕飗。

天地一气尔,阴阳司阖开。


郁蒸以为雨,回薄以为雷。


久郁无所泄,造化安在哉。

开岁大雪如飞鸥,转盼已见平檐沟。


村深出门风裂面,况复取醉湖边楼。


从来春雪不耐久,卧听点滴无时休。

翁饥不能具小餐,儿冻何由成复裈。


藏书充栋读至老,固愿少出苏黎元。


念当万事度可否,肯使一恨弥乾坤。

鸠自呼鸣蚓自歌,何时甘澍一滂沱。


封姨漫妒阳台梦,却付长空与素娥。

老子心如行脚僧,秋风久已办行縢。


纸衾夜夜江湖梦,小复迟留待判惩。

万里浮云一扫空,碧天无际日曈昽。


欢声四起春风里,恰似祥符景德中。

残雨在檐犹点滴,断云衔日正苍凉。


清愁偏向暮年觉,少睡不禁秋夜长。


帘影渐生禽语乐,杵声初动药尘香。

桃花坞近钓鱼矶,不比刘郎万里归。


水底红云迷醉眼,樽前绛雪点春衣。


病依几杖犹能出,老爱风光未忍违。

千载桃源信不通,镜湖西坞擅春风。


舟行十里画屏上,身在西山红雨中。


俗事挽人常故故,夕阳归棹莫匆匆。

书剑当年隘九州,白头归卧一窗幽。


染成草色春犹浅,老尽梅花雨未休。


得句已无前辈赏,开编时与古人游。

旱苗垂槁叹何堪,大雨谁知变立谈。


翠麓青林吞欲尽,恶风白浪战方酣。


江翻龟窟连云泽,雷挟龙腥起雪潭。

已强迂疏假印章,更扶衰病主杯觞。


功名已判初心负,豪侠都无故态狂。


静觉此身犹外物,懒思与世永相忘。

河岸春生绿,斋扉雨送昏。


手钞书半淡,巾漉酒微浑。


饼饵连春日,歌呼近上元。

门开度略彴,路尽上坡陁。


农隙闲耕犊,樵归起醉歌。


青烟舞鸾凤,白石伏鼋鼍。

好竹千竿翠,新泉一勺冰。


残芜衬落日,老木上寒藤。


细磴攲难过,危栏曲可凭。

富贵寻常事,天奚独汝悭。


十分教懒拙,百倍与清闲。


放鹤云千顷,钓鱼溪一湾。

薙圃课僮奴,争前不待呼。


水泉经雨壮,蓁莽得霜枯。


高树鸣双鹊,清池下两凫。

简书催出似驱鸡,闻道饥寒满屋啼。


炙背宵眠榾柮火,嚼冰晨饭萨波齑。


风如利剑穿狐腋,雪似流沙饮马蹄。

史馆频催史笔迟,道山还解有忙时。


后园两日不曾到,开尽杏花人不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