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白发熙宁老诤臣,凛然心胆大于身。


吾侪坐看冯唐去,谁起云中废弃人。

贺老稽山去不还,镜湖独棹钓鱼船。


南来太白寻无处,却作郎官又几年。


岱下迎鸾惊典谒,蒙山施药悯耕田。

宦情牢落苦思归,君侧无人留子思。


手种松筠须灌溉,亲修寝庙忆烝祠。


定应此去添桃李,还似旧茔无棘茨。

晚岁官仍困,终身耻自言。


廉明汉循吏,仁爱郑公孙。


赤县朝称理,衡山德共尊。

好学先乡党,登科复妙年。


谁为耆旧传,最处缙绅先。


沦谢今亡矣,风流孰继焉。

声利场中百战鏖,今谁勇退似公豪。


缓寻南粤千山路,先破西兴百尺涛。


平日曼容嫌禄厚,他年文本叹官高。

唐子皦自鲜,水清石粼粼。


绣肠五车书,不鄙簿领尘。


黟山与桂岭,一笑二十春。

忆昔单车使,惟君勇辅行。


马隤招共载,羝乳约同盟。


老去长怀旧,悲来遽隔生。

剧郡思贤牧,名曹失望郎。


六参能几日,两鬓未全霜。


霅水新阡远,桐川旧隐荒。

自古归来引,于今遂隐篇。


棋灯荧夜观,歌板聒春船。


陈迹空华似,佳城露草边。

术业推游刃,功名苦溯洄。


著鞭孤壮志,筹算老奇才。


星省庞眉去,云山袖手来。

旌旆翩翩拂彩霞,承恩清晓出京华。


锦衣天上神仙客,华屋山中宰相家。


芝草九茎同毓秀,榔梅千树正开花。

无穷草树昔谁栽,新起临湖白石台。


半岸泥沙孤鹤立,三堂风雨四门开。


荷翻团露惊秋近,柳转斜阳过水来。

心在潇湘归未期,卷中多是得名诗。


高台聊望清秋色,片水堪留白鹭鸶。


省宿有时闻急雨,朝回尽日伴禅师。

路多枫树林,累日泊清阴。


来去泛流水,翛然适此心。


一披江上作,三起月中吟。

年长惟添懒,经旬止掩关。


高人餐药后,下马此林间。


对坐天将暮,同来客亦闲。

南宫树色晓森森,虽有春光未有阴。


鹤侣正疑芳景引,玉人那为簿书沈。


山含瑞气偏当日,莺逐轻风不在林。

三旬一休沐,清景满林庐。


南郭群儒从,东床两客居。


烧烟浮雪野,麦陇润冰渠。

令伯支离晚读书,岂知词赋称相如。


枉逢花木无新思,拙就溪潭损旧居。


禁路看山歌自缓,云司玩月漏应疏。

秦家御史汉家郎,亲专两印征殊方。


功成走马朝天子,伏槛论边若流水。


晓离仙署趋紫微,夜接高儒读青史。

高高华亭,有鹤在屏。


削玉点漆,乘轩姓丁。


暮云冥冥,双垂雪翎。

溪中鸟鸣春景旦,一派寒冰忽开散。
璧方镜员流不断,白云鳞鳞满河汉。


叠处浅,旋处深。

寺前山远古陂宽,寺里人稀春草寒。


何事最堪悲色相,折花将与老僧看。

不见僧中旧,仍逢雨后春。


惜花将爱寺,俱是白头人。

金印垂鞍白马肥,不同疏广老方归。

三千士里文章伯,四十年来锦绣衣。

节比青松当涧直,心随黄雀绕檐飞。

云茫茫,水浪浪,林木脱叶无稻粮。
乌啼雁叫天苍凉,岁云莫矣江山长。


有竹有竹在高冈,三株冻折两复僵,小禽悲飞不能扬。

佐棘竟谁同,因思证圣中。


事虽忘显报,理合有阴功。


官序诜枝老,幽尘范甑空。

嘉植阴阴覆剑池,此中能政动神祗。


湖边观稼雨迎马,城外犒军风满旗。


融酒徒夸无算爵,俭莲还少最高枝。

中朝品秩重文章,双笔依前赐望郎。


五夜星辰归帝座,半年樽俎奉梁王。


南都水暖莲分影,北极天寒雁著行。

凤里前年别望郎,丁宁唯恐滞吴乡。


劝疏杯酒知妨事,乞与书题作裹粮。


苹鹿未能移海曲,县花寻已落河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