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愈

韩愈,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孟州市)人,汉族,郡望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后人尊称他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曲江千顷秋波净,平铺红云盖明镜。
大明宫中给事归,走马来看立不正。


遗我明珠九十六,寒光映骨睡骊目。

日薄风景旷,出归偃前檐。


晴云如擘絮,新月似磨镰。


田野兴偶动,衣冠情久厌。

晨游百花林,朱朱兼白白。


柳枝弱而细,悬树垂百尺。


左右同来人,金紫贵显剧。

黄黄芜菁花,桃李事已退。


狂风簸枯榆,狼籍九衢内。


春序一如此,汝颜安足赖。

梁维西南屏,山厉水刻屈。


禀生肖剿刚,难谐在民物。


荥公鼎轴老,烹斡力健倔。

浮屠西来何施为,扰扰四海争奔驰。


构楼架阁切星汉,夸雄斗丽止者谁。


僧伽后出淮泗上,势到众佛尤恢奇。

蓝田十月雪塞关,我兴南望愁群山。


攒天嵬嵬冻相映,君乃寄命于其间。


秩卑俸薄食口众,岂有酒食开容颜。

南山有高树,花叶何衰衰。


上有凤皇巢,凤皇乳且栖。


四旁多长枝,群鸟所托依。

盆城去鄂渚,风便一日耳。


不枉故人书,无因帆江水。


故人辞礼闱,旌节镇江圻。

我迁于揭阳,君先揭阳居。


揭阳去京华,其里万有馀。


不谓小郭中,有子可与娱。

虾蟆虽水居,水特变形貌。


强号为蛙蛤,于实无所校。


虽然两股长,其奈脊皴疱。

舟行忘故道,屈曲高林间。


林间无所有,奔流但潺潺。


嗟我亦拙谋,致身落南蛮。

云昏水奔流,天水漭相围。


三江灭无口,其谁识涯圻。


暮宿投民村,高处水半扉。

寄书龙城守,君骥何时秣。


峡山逢飓风,雷电助撞捽。


乘潮簸扶胥,近岸指一发。

势要情所重,排斥则埃尘。

骨肉未免然,又况四海人。

嶷嶷桂林伯,矫矫义勇身。

吾友柳子厚,其人艺且贤。


吾未识子时,已览赠子篇。


寤寐想风采,于今已三年。

英英桂林伯,实惟文武特。


远劳从事贤,来吊逐臣色。


南裔多山海,道里屡纡直。

知识久去眼,吾行其既远。


瞢瞢莫訾省,默默但寝饭。


子兮何为者,冠佩立宪宪。

南行逾六旬,始下昌乐泷。


险恶不可状,船石相舂撞。


往问泷头吏,潮州尚几里。

南阳郭门外,桑下麦青青。


行子去未已,春鸠鸣不停。


秦商邈既远,湖海浩将经。

我有一池水,蒲苇生其间。


虫鱼沸相嚼,日夜不得闲。


我初往观之,其后益不观。

晋人目二子,其犹吹一吷。
区区自其下,顾肯挂牙舌。


春秋书王法,不诛其人身。

初正候才兆,涉七气已弄。


霭霭野浮阳,晖晖水披冻。


圣朝身不废,佳节古所用。

宣城去京国,里数逾三千。


念汝欲别我,解装具盘筵。


日昏不能散,起坐相引牵。

木之就规矩,在梓匠轮舆。


人之能为人,由腹有诗书。


诗书勤乃有,不勤腹空虚。

夏半阴气始,淅然云景秋。


蝉声入客耳,惊起不可留。


草草具盘馔,不待酒献酬。

长檠八尺空自长,短檠二尺便且光。


黄帘绿幕朱户闭,风露气入秋堂凉。


裁衣寄远泪眼暗,搔头频挑移近床。

规模背时利,文字觑天巧。


人皆馀酒肉,子独不得饱。


才春思已乱,始秋悲又搅。

君门不可入,势利互相推。

借问读书客,胡为在京师。

举头未能对,闭眼聊自思。

孟生江海士,古貌又古心。


尝读古人书,谓言古犹今。


作诗三百首,窅默咸池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