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辙

苏辙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含露迎风惜不尝,故将赤日损容光。
红消白瘦香犹在,想见当年十八娘。
担头挑得黄州笼,行过圆通一笑开。
却到山前人已寂,亦无一物可担回。
东轩正似虚空样,何处人家笼解盛。
纵使盛来无处著,雪堂自有老师兄。
床头酿酒一年馀,气味全非卓氏垆。
送与幽人试尝看,不应知是百花须。
中池有士闭重关,夜发天光走玉环。
白日对人人不识,幅巾破褐任尘漫。
闻公归橐尚空虚,近送楞严十卷书。
心地本无生灭处,定逢生日亦如如。
生日元同小赵公,里闾相接往还通。
怪公日夜归心切,欲寄此生丹灶中。
苍然莫色映楼台,江市游人夜未回。
何处酒仙无一事,肩舆鼾睡过桥来。
故乡寒食荼蘼发,百和香浓村巷深。
漂泊江南春欲尽,山橙仿佛慰人心。
荔子生红无奈远,陈家晒白到犹难。
虽无驿骑红尘起,尚得佳人一笑欢。
楚山黄橘弹丸小,未识洞庭三寸柑。
不有风流吴越客,谁令千里送江南。
春雪飘摇旋不成,依稀履迹散空庭。
山藏复阁犹残白,日照南峰已半青。
枯萼鳞皴不复坚,重重正似半开莲。
曾经樵舍砖炉见,未许邦君画閤然。
松老香多气自严,馀烟勃郁透疏帘。
须臾过尽惟灰在,借问谁收一番炎。
茅庵纸帐学僧眠,炉爇松花取易然。
唯有未能忘酒在,手倾金盏斗垂莲。
巷南诸子足才贤,邂逅相逢秀句传。
强作短章同寄与,异时见我一依然。
作官未减读书勤,簿领从今日日新。
汗简韦编谁付予,传家应有下帷人。
读尽家藏万卷书,萧然华发宦游初。
区区狱掾何须愧,聊把春秋试绪馀。
家声籍籍大江西,临老挥毫捧御题。
得意何殊少年乐,还家不惜醉如泥。
银瓶泻酒正霜天,玉麈生风夜更寒。
下客不辞投辖饮,好花犹恐隔帘看。
江雾霏霏作雪天,樽前醉倒不知寒。
后堂桃李春犹晚,试觅酥花子细看。
歌舞留宾意自多,华灯数问夜如何。
白头病客无才思,惯卧茅檐长薜萝。
楼上青山绕四垂,画桥百步引朱扉。
落成当与公同上,一看长江白练微。
天为多才故欲禁,府门摧落涨江深。
鼎新翠壁排精铁,涌出飞楼直百金。
高情日与故山期,鸿鹄谁言也倦飞。
且听渔人强哺啜,坐中羁客畏公归。
张公诗社见公名,白首山城叹不平。
坐客要闻新乐府,应须湓口琵琶声。
养生尤复要功圆,溜滴南溪石自穿。
近见牢山陈道士,微言约我更三年。
一官疏散自疑仙,三考应成醉日千。
早病固须闲地著,多忧长被达人怜。
城郭村墟共水云,槿篱竹屋映柴门。
隐居亦有高人在,岸帻无言倚钓轩。
江上孤城面面山,居人也自不曾闲。
蜂游蚁聚知何事,日夜长桥南北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