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雨霁逢初夏,胡床荫绿槐。


半酣方嵬峨,假寐忽咍台。


小穗闲簪麦,微酸细嚼梅。

小桥只在槿篱东,沟水穿篱曲折通。


烟雨空蒙最堪乐,从教打湿败天公。

怕事真驽疴,老作入都梦。


头颅今何似,尚复堪自送。


联裾预登瀛,策马从上雍。

小龙团与长鹰爪,桑苎玉川俱未知。


自置风炉北窗下,勒回睡思赋新诗。

我昔西游边,万里持一剑。


风餐不自恤,露宿未尝厌。


栈危馀汉烧,山断有秦堑。

乞得身归且浩歌,萧然生世寄渔蓑。


茶甘半日如新啜,墨妙移时不再磨。


山寺蹋云频独往,邻家穿竹自相过。

小园五亩剪蓬蒿,便觉人间迹可逃。


尽疏珍禽添尔雅,更书香草续离骚。


药苗可斸携长镵,黍酒新成压小槽。

窗下初收剥啄棋,疏帘窣地昼阴移。


下岩石润挥毫后,正焙茶香落硙时。


癃老入朝元是错,期年决去已为迟。

换尽朱颜两鬓皤,流年如此奈君何。


早从学问求开益,晚悟文章要诋诃。


每忆壮游成独笑,间逢老伴亦高歌。

八十可怜心尚孩,看山看水不知回。


软炊香甑桃花饭,浅酌清尊竹叶醅。


平地本知多陷阱,群儿随处觅梯媒。

齿豁头童尽耐嘲,即今烂饭用匙抄。


朱门漫设千杯酒,青壁宁无一把茅。


偶尔作官羞问马,颓然对客但称猫。

雪满渔蓑雨垫巾,超然无处不清真。


胸中那可有一事,天下故应无两人。


骑马每行秋栈路,唤船还渡暮江津。

愚公不解计安危,行尽人间恶路岐。


难似车登蛇退岭,险如舟过马当祠。


平生忧患常难测,送老安闲敢自期。

纳禄贫如筮仕初,归来依旧卧蜗庐。


半池墨沈临章草,一碗松肪读隐书。


长镵仅供饥子美,清江不疗渴相如。

底处人间无骇机,超遥且喜谢招麾。


千年涧底孤松秀,万里天边独雁归。


服气昔常憎火食,游山近已制荷衣。

甫及初春日已长,偶同邻曲集山房。


囊盛古墨靴纹皱,箬护新茶带胯方。


老境不嫌来冉冉,流年直恐去堂堂。

数掩芦藩并水居,一家全似业樵渔。


春寒例谢常来客,老病犹贪未见书。


驯雀正缘抛食惯,芳兰肯为碍门锄。

耄及光阴古更稀,自今惟有数期颐。


食观本草虽多事,醉读离骚自一奇。


物外有人闲始见,山中可乐老方知。

六十馀年慕古人,即今方近葛天民。


见人各是元非恕,遇事皆安岂怨贫。


小圃锄耰聊过日,扁舟烟雨尚关身。

驴病比已损,秋风轻四蹄。


朝游支遁寺,暮涉干吉溪。


青嶂环孤村,绿波溢横堤。

吾才如蹇人,何计逐奔马。


吾文如丑女,惟藉粉黛假。


向来已归休,毕志向林下。

我行剡中路,茆店连溪桥。


驴弱我亦饥,解鞍雨萧萧。


投床得小憩,炊黍烹药苗。

周南太史公,道家蓬莱山。


尘凡不可料,亦复居其间。


屡奏乞骸骨,宽恩许投闲。

束发初学诗,妄意薄风雅。


中年困忧患,聊欲希屈贾。


宁知竟卤莽,所得才土苴。

气全自可忘忧患,心动安能敌死生。


若论老人真受用,已多稗饭与藜羹。

故絮五更偏觉冷,薄糜未午已先饥。


谁知人不堪忧处,正是降魔奏凯时。

莫笑山家拙治生,正缘亦足得身轻。


满炉葑火浑家暖,一碗松肪彻夜明。

山高正对烧畬火,溪近时闻戽水声。


破屋已斜犹可住,老牛虽瘠尚能耕。

露草乾时儿牧羊,朝日出时女采桑。


一床絮被千万足,不解城中有许忙。

鸡鸣犬吠相闻地,穴处巢居上古风。


饱饭不为明日虑,酣歌便过百年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