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诏语春温昨夜班,屋头鸣鴂便关关。


游仙梦觉月临幌,贺雨诗成云满山。


怜我白头来仗下,看君黄气发眉间。

柳絮飞时笋箨斑,风流二老对开关。


雪芽我为求阳羡,乳水君应饷惠山。


竹簟凉风眠昼永,玉堂制草落人间。

翻翻缇骑走香尘,激激飞涛射火轮。


美酒留连三夜月,丰年倾倒五州春。


安排诗律追强对,蹭蹬归期为恶宾。

不觉朱轓辗后尘,争看绣幰锦缠轮。


洛滨侍从三人贵,京兆平反一笑春。


但逐东山携妓女,那知后阁走穷宾。

贤侯辟士礼从容,莫恋泉声问所从。


雨露初承黄纸诏,烟霞欲别紫霄峰。


伤弓未息新惊鸟,得水难留久卧龙。

鹏鱼何事遇屯同,云水升沉一会中。


刘放未归鸡树老,邹阳新去兔园空。


寂寥我对先生柳,赫奕君乘御史骢。

昔日寻春地,今来感岁华。


人行已荒径,花发半枯槎。


高榭林端出,残阳水外斜。

岁时丰俭若循环,天幸非由拙政然。


一雨虽知为美泽,三登犹未补凶年。


桑阴蔽日交垂路,麦穗含风秀满田。

久不见南山,依然已秋色。


悠哉川上行,复邀城中客。


木落山半空,川明潦尤积。

风流云散越王城,珍重阇黎愿力成。


不使邓尼惊倒化,只教白傅叹先行。


早因妙契窥曹洞,竟以清芬继肇生。

玉树琼楼满眼新,的知开閤待诸宾。


迟迟未去非无意,拟作梁园坐右人。

邅回二纪重为郎,洛下遥分列宿光。


不见当关呼早起,曾无侍史与焚香。


三花秀色通春幌,十字清波绕宅墙。

久学文章含白凤,却因政事赐金鱼。


郡人未识闻谣咏,天子知名与诏书。


珍重贺诗呈锦绣,愿言归计并园庐。

几年油幕佐征东,却泛沧浪狎钓童。


欹枕醉眠成戏蝶,抱琴闲望送归鸿。


文儒自袭胶西相,倚伏能齐塞上翁。

上国庭前草,移来汉水浔。


朱门虽易地,玉树有馀阴。


艳彩凝还泛,清香绝复寻。

玉儿已逐金镮葬,翠羽先随秋草萎。


唯见芙蓉含晓露,数行红泪滴清池。

寥廓高翔不可追,风云失路暂相随。


方同洛下书生咏,又见军前大将旗。


雪里命宾开玉帐,饮中请号驻金卮。

昔日居邻招屈亭,枫林橘树鹧鸪声。


一辞御苑青门去,十见蛮江白芷生。


自此曾沾宣室召,如今又守阖闾城。

城楼四望出风尘,见尽关西渭北春。


百二山河雄上国,一双旌旆委名臣。


壁中今日题诗处,天上同时草诏人。

业继韦平后,家依昆阆间。


恩华辞北第,潇洒爱东山。


满室图书在,入门松菊闲。

别墅洛城外,月明村野通。


光辉满地上,丝管发舟中。


堤艳菊花露,岛凉松叶风。

昔时风景登临地,今日衣冠送别筵。


醉坐自倾彭泽酒,思归长望白云天。


洞庭一叶惊秋早,濩落空嗟滞江岛。

鹤禁兰宫达了身,高居南阙重为邻。


西园冠盖时时会,北海樽罍日日亲。


共弃荣华抛世态,同归清静复天真。

远弃甘幽独,谁云值故人。


好音怜铩羽,濡沫慰穷鳞。


困志情惟旧,相知乐更新。

丈人养疴卧,此道取众弃。


强饭尚可饱,力田苦常匮。


欲从群儿嬉,出语不妩媚。

前朝老诸生,大半正邱首。


投荒万里归,烦公问健否。


往时望江宰,今为夏津吏。

池塘夜雨听鸣蛙,老境侵寻每忆家。


白发生来惊客鬓,黄粱炊熟又春华。


百年不负胶投漆,万事相依葛与瓜。

清秋发高兴,凉月复闲宵。


光逐露华满,情因水镜摇。


同时亦所见,异路无相招。

元日新诗已去年,蔡州遥寄荷相怜。


今朝纵有谁人领,自是三峰不敢眠。

天畔峨嵋簇簇青,楚云何处隔重扃。


落花带雪埋芳草,春雨和风湿画屏。


对酒莫辞冲暮角,望乡谁解倚南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