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六十馀年慕古人,即今方近葛天民。


见人各是元非恕,遇事皆安岂怨贫。


小圃锄耰聊过日,扁舟烟雨尚关身。

断香漠漠绕藤床,新月娟娟转画廊。


乡远每劳千里梦,雨悭未放九秋凉。


衰迟分作骥伏枥,敛退敢求锥出囊。

二十年前已二毛,即今何恨鬓萧骚。


孤灯自伴诗情苦,俗子从嫌醉眼高。


烟外暮钟来远寺,雨馀秋涨集空壕。

功名富贵两茫茫,惟有躬耕策最长。


吏牍沈迷妨养疾,囊衣结束待还乡。


洲中未种千头橘,宅畔先栽百本桑。

濯锦江头成昨梦,紫芝山下又新年。

久因多病疏云液,近为长斋进玉延。

啼鸟傍檐春寂寂,飞花掠水晚翩翩。

岁月如奔不可遮,即今杨柳已藏鸦。


客中常欠尊中酒,马上时看檐上花。


末路凄凉老巴蜀,少年豪举动京华。

故人无字寄相思,敢向穷途怨不知。


老病已全惟欠死,贪嗔虽断尚馀痴。


数茎雪鬓江湖远,九转金丹日月迟。

闲窗贝叶对旁行,不觉城笳报夕阳。


嗜酒步兵犹未达,拂衣司谏亦成忙。


室无摩诘持花女,囊有婆娑等价香。

老客天涯心尚孩,惜春直欲挽春回。


长绳纵系斜阳住,右手难移故国来。


暑近蚊雷先隐辚,雨前蚁垤正崔嵬。

经春淹泊锦官城,作个归期苦未成。


老向轩裳增力量,病于风月减心情。


官闲有味缘高卧,酒贵无忧为细倾。

吹尽郊原万点红,燕梁考室亦匆匆。


老来偏觉岁华速,客里忽惊春事空。


病有药方传肘后,懒无诗句付囊中。

病骨支离纱帽宽,孤臣万里客江干。


位卑未敢忘忧国,事定犹须待阖棺。


天地神灵扶庙社,京华父老望和銮。

平生山林几緉屐,何意随人戴朝帻。


口言报国直妄耳,断简围坐晨至夕。


道山堂东直庐冷,手种疏篁半窗碧。

既老心愈空,新凉体差健。


登山每嗔扶,对案亦强饭。


平生百事懒,惟酒不待劝。

邻鸡已三号,残烛无一寸。


参差发行橐,迢递望前顿。


满靴霜若雪,破面风抵刃。

士生始堕地,弧矢志四方。


岂若彼妇女,龊龊藏闺房。


我行环万里,险阻真备尝。

青城结云巢,拟住三千年。


御风偶南游,万里栖紫烟。


翠裘绿玉杖,白日凌青天。

苜蓿堆盘莫笑贫,家园瓜瓠渐轮囷。


但令烂熟如蒸鸭,不著盐醯也自珍。

蜗庐自称野人居,三尺明窗已有馀。


从此要当常省事,时时小葺欲何须。

老人举动须扶掖,跣婢椎奴少得闲。


从此渐须都画断,疋如避难在空山。

不饥不寒万事足,有山有水一生闲。


朱门莫管渠痴绝,自爱茅茨三两间。

未驾青鸾返帝乡,三江七泽路茫茫。


看山看水无程数,渔艇为家芡作粮。

早佩黄庭两卷经,不应灵府杂膻腥。


凭君为买金鸦觜,归去秋山斸茯苓。

丈人祠西山谷盘,麻姑洞前松栎寒。


仙翁欲觅渺无处,闻在青溪浴大丹。

不到天台三十年,草庵犹记宿云边。


老僧晓出松门去,手挈军持取涧泉。

老死已无日,功名犹自期。


清笳太行路,何日出王师。

漫道年来未极衰,穷途憔悴实难支。


半分臂减休文瘦,七尺躯存曼倩饥。


尚忆青衫陪众隽,宁期白首负明时。

诗不能工浪得穷,几年衮衮看诸公。


摧颓已作骥伏枥,留滞敢嫌船逆风。


消日剧棋疏竹下,送春烂醉乱花中。

万里驰驱坐一饥,自怜无计脱尘鞿。


身留幕府还家少,眼乱文书把酒稀。


客路更逢秋色晚,故山空有梦魂归。

借得茅斋近笮桥,羁怀病思两无聊。


春从豆蔻梢头老,日向摴蒱齿上消。


丛竹晓兼风力横,高梧夜挟雨声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