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孟子曰:“舜发于畎亩之中,傅说举于版筑之间,胶鬲举于鱼盐之中,管夷吾举于士,孙叔敖举于海,百里奚举于市。
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;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
人恒过,然后能改。

孟子曰:“教亦多术矣,予不屑之教诲也者,是亦教诲之而已矣。

陈子曰:“古之君子何如则仕?”孟子曰:“所就三,所去三。
迎之致敬以有礼,言将行其言也,则就之;礼貌未衰,言弗行也,则去之。
其次,虽未行其言也,迎之致敬以有礼,则就之;礼貌衰,则去之。

鲁欲使乐正子为政。
孟子曰:“吾闻之,喜而不寐。


公孙丑曰:“乐正子强乎?”曰:“否。

孟子曰:“君子不亮,恶乎执?”

白圭曰:“丹之治水也愈于禹。
”孟子曰:“子过矣。
禹之治水,水之道也。

白圭曰:“吾欲二十而取一,何如?”


孟子曰:“子之道,貉道也。
万室之国,一人陶,则可乎?”


曰:“不可,器不足用也。


曰:“夫貉,五谷不生,惟黍生之。

孟子曰:“今之事君者曰:‘我能为君辟土地,充府库。
’今之所谓良臣,古之所谓民贼也。
君不乡道,不志于仁,而求富之,是富桀也。

鲁欲使慎子为将军。
孟子曰:“不教民而用之,谓之殃民。
殃民者,不容于尧舜之世。

孟子曰:“五霸者,三王之罪人也;今之诸侯,五霸之罪人也;今之大夫,今之诸侯之罪人也。
天子适诸侯曰巡狩,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。
春省耕而补不足,秋省敛而助不给。

淳于髡曰:“先名实者,为人也;后名实者,自为也。
夫子在三卿之中,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,仁者固如此乎?”


孟子曰:“居下位,不以贤事不肖者,伯夷也;五就汤,五就桀者,伊尹也;不恶污君,不辞小官者,柳下惠也。
三子者不同道,其趋一也。

孟子居邹,季任为任处守,以币交,受之而不报。
处于平陆,储子为相,以币交,受之而不报。
他日由邹之任,见季子;由平陆之齐,不见储子。

宋牼将之楚,孟子遇于石丘。
曰:“先生将何之?”


曰:“吾闻秦楚构兵,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。
楚王不悦,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,二王我将有所遇焉。

公孙丑问曰:“高子曰:‘小弁,小人之诗也。
’”


孟子曰:“何以言之?”曰:“怨。


曰:“固哉,高叟之为诗也!有人于此,越人关弓而射之,则己谈笑而道之;无他,疏之也。

曹交问曰:“人皆可以为尧舜,有诸?”孟子曰:“然。
”“交闻文王十尺,汤九尺,今交九尺四寸以长,食粟而已,如何则可?”


曰:“奚有于是?亦为之而已矣。
有人于此,力不能胜一匹雏,则为无力人矣;今曰举百钧,则为有力人矣。

任人有问屋庐子曰:“礼与食孰重?”曰:“礼重。


“色与礼孰重?”曰:“礼重。


曰:“以礼食,则饥而死;不以礼食,则得食,必以礼乎?亲迎,则不得妻;不亲迎,则得妻,必亲迎乎!”屋庐子不能对,明日之邹以告孟子。

鲁平公将出。
嬖人臧仓者请曰:“他日君出,则必命有司所之。
今乘舆已驾矣,有司未知所之,敢请。

滕文公问曰:“滕,小国也。
竭力以事大国,则不得免焉。
如之何则可?”


孟子对曰:“昔者大王居邠,狄人侵之。

滕文公问曰:“齐人将筑薛,吾甚恐。
如之何则可?”

孟子对曰:“昔者大王居邠,狄人侵之,去之岐山之下居焉。
非择而取之,不得已也。

滕文公问曰:“滕,小国也,间于齐、楚。
事齐乎?事楚乎?”


孟子对曰:“是谋非吾所能及也。
无已,则有一焉:凿斯池也,筑斯城也,与民守之,效死而民弗去,则是可为也。

邹与鲁哄。
穆公问曰:“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,而民莫之死也。
诛之,则不可胜诛;不诛,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,如之何则可也?”


孟子对曰:“凶年饥岁,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,壮者散而之四方者,几千人矣;而君之仓廪实,府库充,有司莫以告,是上慢而残下也。

齐人伐燕,取之。
诸侯将谋救燕。
宣王曰:“诸侯多谋伐寡人者,何以待之?”


孟子对曰:“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,汤是也。

齐人伐燕,胜之。
宣王问曰:“或谓寡人勿取,或谓寡人取之。
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,五旬而举之,人力不至于此。

孟子见齐宣王,曰:“为巨室,则必使工师求大木。
工师得大木,则王喜,以为能胜其任也。
匠人斫而小之,则王怒,以为不胜其任矣。

齐宣王问曰:“汤放桀,武王伐纣,有诸?”


孟子对曰:“于传有之。


曰:“臣弑其君,可乎?”


曰:“贼仁者谓之‘贼’,贼义者谓之‘残’。
残贼之人谓之‘一夫’。

孟子谓齐宣王,曰:“所谓故国者,非谓有乔木之谓也,有世臣之谓也。
王无亲臣矣,昔者所进,今日不知其亡也。


王曰:“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?”


曰:“国君进贤,如不得已,将使卑逾尊,疏逾戚,可不慎与?左右皆曰贤,未可也;诸大夫皆曰贤,未可也;国人皆曰贤,然后察之;见贤焉,然后用之。

孟子谓齐宣王曰:“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,比其反也,则冻馁其妻子,则如之何?”


王曰:“弃之。


曰:“士师不能治士,则如之何?”


王曰:“已之。


曰:“四境之内不治,则如之何?”


王顾左右而言他。

齐宣王问曰:“人皆谓我毁明堂,毁诸?已乎?”


孟子对曰:“夫明堂者,王者之堂也。
王欲行王政,则勿毁之矣。


王曰:“王政可得闻与?”


对曰:“昔者文王之治岐也,耕者九一,仕者世禄,关市讥而不征,泽梁无禁,罪人不孥。

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。
王曰:“贤者亦有此乐乎?”


孟子对曰:“有。
人不得,则非其上矣。

齐宣王问曰:“交邻国有道乎?”


孟子对曰:“有。
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,是故汤事葛,文王事昆夷。
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,故太王事獯鬻,勾践事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