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逆旅人家近野桥,偶因秣蹇暂消摇。


村翁不解读本草,争就先生辨药苗。

驴肩每带药囊行,村巷欢欣夹道迎。


共说向来曾活我,生儿多以陆为名。

儿扶一老候溪边,来告头风久未痊。


不用更求芎芷辈,吾诗读罢自醒然。

耕佣蚕妇共欣然,得见先生定有年。


扫洒门庭拂床几,瓦盆盛酒荐豚肩。

闲行偶复到山村,父老遮留共一尊。


曩日见公孙未晬,如今已解牧鸡豚。

岳阳三伏正炎蒸,爽气凄风见未曾。


白浪蹴天楼欲动,当时恨不到黄陵。

负琴腰剑成三友,出蜀归吴历百城。


最是客途愁绝处,巫山庙下听猿声。

马瘦行迟自一奇,溪山佳处看无遗。


酒垆强挽人同醉,散去何曾识是谁。

行年三十忆南游,稳驾沧溟万斛舟。


常记早秋雷雨霁,柁师指点说流求。

诸公可叹善谋身,误国当时岂一秦。


不望夷吾出江左,新亭对泣亦无人。

文章光焰伏不起,甚者自谓宗晚唐。

欧曾不生二苏死,我欲痛哭天茫茫。

渡江之初不暇给,诸老文辞今尚传。


六十年间日衰靡,此事安可付之天。

世事纷纷过眼新,九衢依旧涨红尘。


桃花梦破刘郎老,燕麦摇风别是春。

太平翁翁十九年,父子气焰可熏天。


不如茅舍醉村酒,日与邻翁相枕眠。

多事车前要八驺,老人惟与一藤游。


未教变化为龙去,更踏人间万里秋。

甑中白饭出新舂,瓮里黄齑细芼葱。


一饱坐兼南北美,始知造物念衰翁。

不嫌鸡瘦浊醪酸,草草杯盘具亦难。


食指忽摇方窃喜,小儿来请赛鄱官。

湘湖莼菜胜羊酪,项里杨梅敌荔枝。


八帙开来今过半,一杯引满若为辞。

归耕所愿杂民编,乍脱朝衫喜欲颠。


但得吾儿能力穑,不请半俸更超然。

问门前客元无迹,谀墓中人本不工。


犹有邻僧能送米,未妨窃比玉川公。

一盂麦饭掩柴关,坐久不堪腰脚顽。


拖得瘦藤闲信步,小桥东北望螺山。

清静全胜欲界天,逍遥不减地行仙。


众中莫怪人嫌老,十五年前本命年。

沉绵分已饯馀生,造物苛留未遣行。


今日下床还健在,一编来就小窗明。

一生病鹤寄樊笼,此去鸿冥万里空。


未论莼羹与羊酪,新粳要胜太仓红。

老民一日脱朝衣,回首平生万事非。


赤脚婢沽村酿去,平头奴驭草驴归。

白发三朝执戟郎,赐骸偶值岁丰穰。


村东已种千畦麦,舍北新添百本桑。

山村处处晴收麦,邻曲家家午晒丝。


正用此时身得谢,十分寿酒不须辞。

敕过鸾台凤阁来,清晨初拆驿书开。


绣箱香案迎门拜,身著朝衫止此回。

休官拜命不胜荣,墨湿黄新照眼明。


络绎交亲来作贺,羊腔酒担拥柴荆。

烟中一棹小江秋,忆上牛头倚寺楼。


今日篱边残照里,却从西北望牛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