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主人晚入皇城宿,问客裴回何所须。


池月幸闲无用处,今宵能借客游无。

九烛台前十二姝,主人留醉任欢娱。


翩翻舞袖双飞蝶,宛转歌声一索珠。


坐久欲醒还酩酊,夜深初散又踟蹰。

池馆清且幽,高怀亦如此。


有时帘动风,尽日桥照水。


静将鹤为伴,闲与云相似。

三江路千里,五湖天一涯。


何如集贤第,中有平津池。


池胜主见觉,景新人未知。

岛树间林峦,云收雨气残。


四山岚色重,五月水声寒。


老鹤两三只,新篁千万竿。

洛川汝海封畿接,履道集贤来往频。


一复时程虽不远,百馀步地更相亲。


朱门陪宴多投辖,青眼留欢任吐茵。

鸾凤翱翔在寥廓,貂蝉萧洒出埃尘。


致成尧舜升平代,收得夔龙强健身。


抛掷功名还史册,分张欢乐与交亲。

昔蒙兴化池头送,今许龙门潭上期。


聚散但惭长见念,荣枯安敢道相思。


功成名遂来虽久,云卧山游去未迟。

池畔最平处,树阴新合时。


移床解衣带,坐任清风吹。


举棹鸟先觉,垂纶鱼未知。

书殿宫臣宠并叨,不同憔悴返渔樵。


无穷兴味闲中得,强半光阴醉里销。


静爱竹时来野寺,独寻春偶过溪桥。

悠悠身世比浮云,白首归来颍水濆。


曾看元臣调鼎鼐,却寻田叟问耕耘。


一生勤苦书千卷,万事销磨酒百分。

功成频献乞身章,摆落襄阳镇洛阳。


万乘旌旗分一半,八方风雨会中央。


兵符今奉黄公略,书殿曾随翠凤翔。

珍果出西域,移根到北方。


昔年随汉使,今日寄梁王。


上相芳缄至,行台绮席张。

径尺千馀朵,人间有此花。


今朝见颜色,更不向诸家。

金貂晓出凤池头,玉节前临南雍州。


暂辍洪炉观剑戟,还将大笔注春秋。


管弦席上留高韵,山水途中入胜游。

嵩岳神惟降,汾川鼎气雄。


生才作霖雨,继代有清通。


天下称贤相,朝端挹至公。

天子悲元老,都人惜上公。


优贤几杖在,会葬市朝空。


丹旐飞斜日,清笳怨暮风。

摄政朝章重,持衡国相尊。


笔端通造化,掌内运乾坤。


青史遗芳满,黄枢故事存。

九月十七日羲之报:且因孔侍中信书,想必至。
不知领军疾,后问。

侍中书,书徐侯遂危笃,恐无复冀,深令人反侧。

露白菊氛氲,西楼盛袭文。


玉筵秋令节,金钺汉元勋。


说剑风生座,抽琴鹤绕云。

鹳鹤相呼绿野宽,鼎臣闲倚玉栏干。


洪河拥沫流仍急,苍岭和云色更寒。


艳艳风光呈瑞岁,泠泠歌颂振雕盘。

金印垂鞍白马肥,不同疏广老方归。

三千士里文章伯,四十年来锦绣衣。

节比青松当涧直,心随黄雀绕檐飞。

青舸锦帆开,浮天接上台。


晚莺和玉笛,春浪动金罍。


舟楫方朝海,鲸鲵自曝腮。

玉壶倾菊酒,一顾得淹留。


彩笔徵枚叟,花筵舞莫愁。


管弦能驻景,松桂不停秋。

高楼倚玉梯,朱槛与云齐。


顾盼亲霄汉,谈谐息鼓鼙。


洪河斜更直,野雨急仍低。

叹此微末迹,见公三十年。


贵为天子相,能择大夫贤。


东第门阑在,南州陇隧延。

古今皆可见,富贵不常存。


歌者未离席,吊宾俄在门。


朱轮空返辙,绿酒尚盈樽。

处外诸侯重,居朝圣主知。


妖逢庚子日,梦异武丁时。


归椁关山远,凝笳道路悲。

无人敢夺在先筹,天子门边送与毬。


遥索彩箱新样锦,内人舁出马前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