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二圣勤民损膳羞,雨馀今见角田秋。


碧酒尚堪遮眼醉,红榴不解替人愁。

归心摇摇若鞦带,哀操切切如蝉吟。


百年双鬓欲俱白,千里一书真万金。

幽人八座复中台,想见书堂山杏开。


四十馀年僧屈指,时因秋雁寄声来。

两客班荆覆局图,看人车马溷泥涂。


文昌八座邻枢极,天上归来愧不如。

万仞峰前双井坞,婆娑曾占早春来。


如今摸索苍龙璧,沈井铜瓶漫学雷。

赤囊岁上双龙璧,曾见前朝盛事来。


想得天香随御所,延春阁道转轻雷。

庆云十六升龙样,国老元年密赐来。


披拂龙纹射牛斗,外家英鉴似张雷。

细题叶字包青箬,割取丘郎春信来。


拚洗一春汤饼睡,亦知清夜有蚊雷。

文书满案惟生睡,梦里鸣鸠唤雨来。


乞与降魔大圆镜,真成破柱作惊雷。

外家新赐苍龙璧,北焙风烟天上来。


明日蓬山破寒月,先甘和梦听春雷。

绿净无痕,过晓霁清苕,镜里游人。
红柱巧,彩船稳,当筵主、秘馆词臣。
吴娃劝饮韩娥唱,竞艳容、左右皆春。

捧黄封诏卷。
随处是、离亭别宴。
红翠成轮歌未遍。

坐治吴州成乐土。
诏卷风飞来圣语。
亲舆乞得便藩归,瑶席主。

尺棰西来垄亩中,驱驰力尽众兵冲。


旧封独守君臣义,故国长修俎豆容。


平日军声同破竹,少年心事喜摧锋。

青蒲一下复东来,拥扇西风满面埃。


击柝自营何择地,餔糟同醉未须回。


孤高振鹭瞻初下,淡泊婴儿及未孩。

窗户重重向日明,船居气味此中生。


汀洲出没丛花短,波浪澄虚两岸平。


窜逐南来身未稳,安闲感物意犹惊。

济南三岁吾何求,史君后到消人忧。


君言有客轻公侯,扁舟相从古扬州。


致之匹马恨无力,千里相望同异域。

岱阴皆平田,济南附山麓。


山穷水泉见,发越遍溪谷。


分流绕涂巷,暖气烝草木。

秋来旱已久,雪至亦不薄。


沉沉夜未眠,蔌蔌声初落。


霏微入疏户,眩晃先朱阁。

菰蒲出没风波际,雁鸭飞鸣雾雨中。


应为高人爱吴越,故于齐鲁作南风。

花开南北一般红,路过江淮万里通。


飞盖靓妆迎客笑,鲜鱼白酒醉船中。

行到平湖意自宽,繁花仍得就船看。


回头却向吴侬说,从此远游心未阑。

终日舟行花尚多,清香无奈着人何。


更须月出波光净,卧听渔家荡桨歌。

出没悬流虽有道,凭陵险地本无心。


未能与物都无碍,咫尺清泉亦自深。

圯下相逢南北人,三邀不倦识天真。


十年却见谷城下,寂寞同收一梦身。

近通沂泗麻盐熟,远控江淮粳稻秋。


粗免尘泥污车脚,莫嫌菱蔓绕船头。


谋夫欲就桑田变,客意终便画舫游。

此生与物妄相仇,欲往长嫌苦见留。


浅濑何知向人恶,涨溪岂复为公流。


雨痕忽到工催客,风信初来转打头。

卷帆倚棹浅河津,忆泛长江步步新。


未免生涯寄风浪,不堪舟楫委埃尘。


往来欲就沙囊堰,深浅时看举策频。

新诗态度霭春云,肯把篇章妄与人。


性似好茶常自养,交如泉水久弥亲。


睡浓正想罗声发,食饱尤便粥面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