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君家稻田冠西蜀,捣玉扬珠三万斛。



塞江流柿起书楼,碧瓦朱栏照山谷。



倾家取乐不论命,散尽黄金如转烛。

掷地刘郎玉斗,挂帆西子扁舟。


千古风流今在此,万里功名莫放休。


君王三百州。

挂帆早发刘郎浦,疾风飒飒昏亭午。


舟中无日不沙尘,岸上空村尽豺虎。


十日北风风未回,客行岁晚晚相催。

月在洛阳天,天高净如水。


下有白头人,揽衣中夜起。


思远镜亭上,光深书殿里。

荒草院中池水畔,衔恩不去又经春。


见君惊喜双回顾,应为吟声似主人。

辞乡远隔华亭水,逐我来栖缑岭云。


惭愧稻粱长不饱,未曾回眼向鸡群。

仁风膏雨去随轮,胜境欢游到逐身。


水驿路穿儿店月,花船棹入女湖春。


宣城独咏窗中岫,柳恽单题汀上蘋。

朱阁青山高庳齐,与君才子作诗题。


傍闻大内笙歌近,下视诸司屋舍低。


万卷图书天禄上,一条风景月华西。

落花如雪鬓如霜,醉把花看益自伤。


少日为名多检束,长年无兴可颠狂。


四时轮转春常少,百刻支分夜苦长。

怪君把酒偏惆怅,曾是贞元花下人。


自别花来多少事,东风二十四回春。

幸与松筠相近栽,不随桃李一时开。


杏园岂敢妨君去,未有花时且看来。

不独君嗟我亦嗟,西风北雪杀南花。


不知月夜魂归处,鹦鹉洲头第几家。

雪夜闲游多秉烛,花时暂出亦提壶。


别来少遇新诗敌,老去难逢旧饮徒。


大振威名降北虏,勤行惠化活东吴。

日月天衢仰面看,尚淹池凤滞台鸾。


碧幢千里空移镇,赤笔三年未转官。


别后纵吟终少兴,病来虽饮不多欢。

梁园不到一年强,遥想清吟对绿觞。


更有何人能饮酌,新添几卷好篇章。


马头拂柳时回辔,豹尾穿花暂亚枪。

芳景多游客,衰翁独在家。


肺伤妨饮酒,眼痛忌看花。


寺路随江曲,宫墙夹道斜。

遍览古今集,都无秋雪诗。


阳春先唱后,阴岭未消时。


草讶霜凝重,松疑鹤散迟。

平生远游心,睥睨万里窄。


今年下三巴,放浪浮七泽。


菰蒲无远近,但觉风索索。

相闻二十载,不得展平生。


一夕南宫遇,聊用写中情。


端服光朝次,群烈慕英声。

吴蜀成婚此水傍,至今江浦号刘郎。


停桡送客休嘲咏,不是朝云惑楚王。

相从恨不多,送我三十里。


车湖风雨交,松竹相披靡。


系舟枯木根,会面两王子。

桃花为曲杏为糵,酒酝仙方得新法。


大槽迸裂猩血流,小槽夜雨真珠滴。


岘山之北古襄阳,春风烂漫草花香。

一去潇湘头欲白,今朝始见杏花春。


从来迁客应无数,重到花前有几人。

忆昔君登南省日,老夫犹是褐衣身。


谁知二十馀年后,来作客曹相替人。

昔在少年时,辛勤事诸父。


诸父为桃州,物宜皆可数。


事君勤职贡,采茗先谷雨。

一闻周召佐明时,西望都门强策羸。


天子好文才自薄,诸侯力荐命犹奇。


贺知章口徒劳说,孟浩然身更不疑。

朱帘乍卷层烟起。
露华深浅初疑洗。
困倚玉阑风。

一别已六载,相逢有馀哀。


公私两多事,灾病百相催。


无酒与君别,有怀向谁开。

田家复近臣,行乐不违亲。


霁日园林好,清明烟火新。


以文长会友,唯德自成邻。

一别三年在上京,仙垣终日选群英。


除书每下皆先看,唯有刘郎无姓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