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片瑟瑟石,数竿青青竹。


向我如有情,依然看不足。


况临北窗下,复近西塘曲。

今日北窗下,自问何所为。


欣然得三友,三友者为谁。


琴罢辄举酒,酒罢辄吟诗。

虚窗两丛竹,静室一炉香。


门外红尘合,城中白日忙。


无烦寻道士,不要学仙方。

老人日夜衰,卧起常在背。

窗间一编书,终日圣贤对。

东皋客输米,粲粲珠出碓。

小龙团与长鹰爪,桑苎玉川俱未知。


自置风炉北窗下,勒回睡思赋新诗。

御疾如治河,但当导之东。


下流既有归,自然行地中。


养生如艺木,培植要得宜。

阴阴绿树雨馀香,半卷疏帘置一床。


得禄仅偿赊酒券,思归新草乞祠章。


古琴百衲弹清散,名帖双钩拓硬黄。

半世蝉嘶坐北窗,耄年依旧守残缸。


买书安得黄金百,觅句如求白璧双。


老气尚思吞梦泽,壮游曾是钓巴江。

水际柴荆昼不开,卧听微雨杂轻雷。


春蚕满箔眠初起,社燕争巢去复来。


海桧屈蟠依怪石,山榴零落点苍苔。

作墨无声紫玉池,年光又入放翁诗。


风和柳岸吹绵后,雨足瓜畦引蔓时。


病酒相如无奈渴,清言叔宝不胜羸。

不嗔人作腐儒看,断简堆中兴未阑。


更事愈怀忧国切,苦心始觉著书难。


流泉激激人声远,修竹萧萧暑令寒。

束担还山读旧书,断编终日见唐虞。


千茎白发年华速,一点青灯夜漏徂。


厚价异时空市骨,大呼从昔不成卢。

帘影参差午漏前,盆山绿润雨馀天。


诗无杰句真衰矣,酒借朱颜却怅然。


海燕理巢知再乳,吴蚕放食过三眠。

北窗最与懒相宜,世上纷纷了不知。


露井甘寒初浚后,小山葱茜乍晴时。


粗餐岂复须鲑菜,蓬户何曾设扊扅。

衡茅随力葺幽居,扫地焚香乐有馀。


分食时能下檐鹊,作洲常悔诳池鱼。


游归又失相寻客,睡起重开未了书。

中年妄意慕轲雄,白首终希尺寸功。


落落要居流俗外,兢兢恐堕异端中。


仰天俯地犹多愧,饭豆羹藜已过丰。

杏梢红湿昼初长,睡过窗间半篆香。


久厌客游归自好,本无才术老何伤。


依蒲不去群鱼乐,点草还惊小蝶忙。

破屋颓垣啸且歌,一窗随处寄婆娑。


阅人每叹同侪少,遇事方知去日多。


云湿沙洲秋下雁,雨来荻浦夜鸣鼍。

违物离人不计年,万金难买北窗眠。


高怀元在羲皇上,大事已明空劫前。


樵路细盘云外岭,钓筒倒插水中天。

一饥可忍万缘轻,况复幽窗疾渐平。


更事天公终赏识,欺人鬼子漫纵横。


道边尘起频障扇,门外波清剩濯缨。

北窗本意傲羲皇,老返园庐味更长。


犊健戴星耕白水,蚕饥冲雨采青桑。


俚儒朱墨开冬学,庙史牲牢祝岁穰。

露下萤飞仲秋月,山围水绕建安城。


病多不辨酒中圣,身远且令心太平。


数卷蠹书行老矣,一盂蔬饭太憎生。

二十年来赋远游,一窗又复寄南州。


双鹅戏雨陂塘晓,乱叶飘风院落秋。


颜鬓蹉跎愁览镜,江山重复怯登楼。

晏婴长不满五尺,淳于饮能至一石。


老无功名未足叹,滑稽玩世亦非昔。


当年交友倾一时,谁料蓬门今寂寂。

郁蒸作不解,风雨来有信。


岂惟窗户清,更喜草木润。


简编既陈前,灯火亦可近。

岁月不相贷,布谷忽已鸣。


新夏亦自佳,北窗绿阴成。


读书老易倦,披衣绕阶行。

园林春已空,陂港雨新足。


泥深黄犊健,桑老紫椹熟。


丰年逋负少,村社餍酒肉。

老来日月速,去若弦上箭。


方看出土牛,已复送巢燕。


清晨觅缣衣,正午废纨扇。

高梧一叶脱,便觉秋不远。


晨起发满梳,吾衰孰云晚。


古来追电足,历块或小踠。

龟常曳尾岂非乐,鹤已铩翎徒自伤。


造物今知不负汝,北窗夜雨默焚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