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上元已过欲收灯,城郭游人一倍增。


陌上红尘霏似雾,云间明月冷如冰。


谁言世上驱驰客,老作庵中寂定僧。

君不见天高后土黄,变化出入唯阴阳。
旋凝细雾作飞雹,复遣震雷追日光。


可怜万物甚微细,坐听百变随颠僵。

湖光明可鉴,山色净如沐。


闲心惬旧观,愁眼快奇瞩。


依然北窗下,凝尘满书簏。

窗外尘尘事,窗中梦梦身。


既知身是梦,一任事如尘。

有个安心法,无时不可行。


只将今日事,随分了今生。

声闻与色尘,普以妙香薰。


昔汝来迷我,今吾却戏君。

种木二十年,手开南野荒。


苒苒新岁月,依依旧林塘。


污莱擅下湿,岑蔚骄众芳。

春事日以阑,暑阴正清美。


拖筇入林下,秀绿照衣袂。


卢橘梅子黄,樱桃桑椹紫。

白葛乌纱称老农,溪南溪北水车风。


稻头的皪粘朝露,步入明珠翠网中。

转午闻鸡日正长,小亭方丈纳空光。


绿阴一雨浓如黛,何处风来百种香。

春如有意。
未接年华春已至。
春事还新。

二更风薄竹,悲吟连夜分。


村西递馀韵,应胜此间闻。

正月十六夜,竹篱田父家。


明月照树影,满山如龙蛇。

麦陇深初转,桃溪曲渐成。
绿槐重叠午阴清。
更有榴花一朵、照人明。

花残却是春留恋。
几日馀香吹酒面。
湿烟不隔柳条青,小雨池塘初有燕。

种桃依竹似仙家,邀对春风共泛霞。


席上未观双舞凤,城头已觉聚啼鸦。


匆匆跨马人归省,幂幂生烟树敛花。

今日至国门,二子来迎我。


适遇信陵冢,冢棘秋叶堕。


翩翻随人飞,拂马右或左。

章圣皇帝兴三宫,三宫鼎峙何崇崇。


天圣七年六月尾,玉清始灾坛宇空。


于今二十有五载,上元后夜星轸中。

白日落我前,明月随我后。


流光如有情,徘徊上高柳。


高柳对寝亭,风影乱疏牖。

自我再婚来,二年不入梦。


昨宵见颜色,中夕生悲痛。


暗灯露微明,寂寂照梁栋。

道义相欢岂易亲,古称难处是知人。


文章不结市朝士,荣辱非关云水身。


话入精详皆物理,言无形迹尽天真。

秋潦收四野,晴云无一斑。


忽惊龙门缺,远见鸣皋山。


凉飙入毛发,颢气清心颜。

经春无事连翩醉,彼此往来能几家。


切莫辞斟十分酒,尽从他笑满头花。

七人五百有馀岁,同醉花前今古稀。


走马斗鸡非我事,纻衣丝发且相晖。

冷落疏枝寒草冈,欲攀先怕踏榛荒。


异时折处何堪说,临水高城倚女墙。

平生常恨逢梅少,及对江梅无好诗。


寂寞荒山少风味,直须云鬓插斜枝。

睡馀闻啄木,忽忆福昌春。


官舍题诗壁,如今经几人。


犹能老耽酒,依旧拙谋身。

入脚西风,渐去去来来,早三之一。
春花无数,毕竟何如秋实。
不须待、名品如麻,试为君屈指,是谁层出。

人立玉,天如水,特地如何撰。
海南沈烧著,欲寒犹暖。
算从头,有多少、厚德阴功,人家上,一一旧时香案。

天街争唱《落梅》歌,绛阙珠灯万树罗。


莫笑游人来看晚,春风还似昨宵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