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尔家何在潇湘川,青莎白石长沙边。


昨梦江花照江日,几枝正发东窗前。


觉来欲往心悠然,魂随越鸟飞南天。

秦地见碧草,楚谣对清樽。


把酒尔何思,鹧鸪啼南园。


余欲罗浮隐,犹怀明主恩。

一曲悲歌酒一尊,同年零落几人存。


世如阅水应堪叹,名是浮云岂足论。


各从仕禄休明代,共感平生知己恩。

乐天诗句本嘲诙,那有人从碧海来。


五百年间逢好事,披榛来访此崔嵬。

世传一尾龟百龄,此龟逮见隋唐兴。


虽然天幸免焦灼,想屡缩颈愁严凝。


前年赴海不量力,欲替鳌负三崚嶒。

金陵限南北,形势岂其然。


楚役六千里,陈亡三百年。


江山空幕府,风月自觥船。

本来清净所,竹树引幽阴。


檐外含山翠,人间出世心。


圆通无有象,圣境不能侵。

高人住宝坊,重客款斋房。


市声犹在耳,静虚生白光。


幽子遗淡墨,窗间见潇湘。

金刹深藏翠巘间,钟声吹下白云端。


谁知东浙能诗客,也到南溪祝圣山。


重碧清池染衣湿,软红香雾袭人寒。

偶因闲步散顽麻,倦唤胡床小歇些。


飞上山头人似鹤,回看溪畔路如蛇。


云烟极目知何处,松竹为门是我家。

亲交久别忽相从,饭罢相将拄瘦筇。


深涧小桥聊驻步,胡床羽扇对西风。


水声流入肝脾里,日影轻遮云气中。

六代风流不可寻,石头胜概古犹今。


疏钟答响江山迥,啼鸟忘形松竹深。


借问白云谁卜筑,拟要明月共登临。

北风吹雨雨不断,遍满虚空作飞霰。


纸窗独卧不成眠,茅屋无声时一泫。


鸟乌错莫寒未起,庭户空明夜惊旦。

身为江城吏,心似野田叟。


寻僧忽忘归,饱食莫携手。


畏人久成性,路绕古城后。

钟梵经行罢,香林坐入禅。

岩庭交杂树,石濑泻鸣泉。

水月心方寂,云霞思独玄。

过雨开楼看晚虹,白云相逐水相通。


寒蝉噪暮野无日,古树伤秋天有风。


数穗远烟凝垄上,一枝繁果忆山中。

学士园林人不到,传声欲问江梅。
曲阑清浅小池台。
已知春意近,为我著诗催。

残莺一何怨,百啭相寻续。
始辨下将高,稍分长复促。


绵蛮巧状语,机节终如曲。

推脱尘缘意绪佳,冲泥先到故人家。


春来未负樽前笑,雨后犹馀叶底花。


矮纸凝霜供小草,浅瓯吹雪试新茶。

此物扬州素所闻,今于洛汭特称珍。


雅知国色善移物,更着天香暗结人。


欲殿群芳仍占夏,得专奇品不须春。

囊里牛腰诗卷粗,他年鹤背重还无。


何如负局先生好,只挟真形五岳图。

道人雅自毛仙伯,元白韩刘诗卷多。


解道蕊珠宫里住,尽应翻作步虚歌。

四月王园醉牡丹,仍逢芍药拥朱栏。


毋论百种俱争媚,为殿群芳且细看。


谑浪古时传洧水,风流今日冠长干。

当年玉辇侍端门,岂意风尘四海奔。


正恐溪山太寥落,也将灯火照黄昏。


月华清切人千里,曲调凄凉酒一樽。

年来华发忽盈头,欲驾云帆访十洲。


且向林泉穷胜赏,更欣樽俎接英游。


江山醉眼浑如梦,风月疏帘与上钩。

太华峻极惟南峰,脚踏万朵青芙蓉。


东西二峰尚匍匐,白帝上宫不敢即。


天柱摇摇风欲倾,元气茫茫日无色。

芙蓉结子水蕉开,照客何须火凤来。


白日留人双玉貌,长星奉汝一金杯。


孙单定有瓶侯赏,都尉休虚剑客才。

官闲几日惜浮生,吊古寻幽燕集成。


梁苑有基空梵劫,杜鹃如诉答莺声。


上方开霁钟先报,高树迎秋叶尽惊。

生理无不尽,念君在中年。


游道虽未深,举世莫能贤。


筮仕苦贫贱,为客少田园。

十里红楼。
问声价如今,谁满扬州。
白发书记,此日重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