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旧简拂尘看,鸣琴候月弹。

桃源迷汉姓,松树有秦官。

空谷归人少,青山背日寒。

贫居依谷口,乔木带荒村。


石路枉回驾,山家谁候门。


渔舟胶冻浦,猎火烧寒原。

承明少休沐,建礼省文书。
夜漏行人息,归鞍落日馀。


悬知三五夕,万户千门辟。

少年识事浅,强学干名利。


徒闻跃马年,苦无出人智。


即事岂徒言,累官非不试。

绿树重阴盖四邻,青苔日厚自无尘。


科头箕踞长松下,白眼看他世上人。

建礼高秋夜,承明候晓过。


九门寒漏彻,万井曙钟多。


月迥藏珠斗,云消出绛河。

从小识宾卿,恩深若弟兄。


相逢在何日,此别不胜情。


红粉座中客,彩斿江上城。

苒弱楼前柳,轻空花外窗。


蝶高飞有伴,莺早语无双。


剪胜裁春字,开屏见晓江。

予昔走南宫,江湖浩然涉。


今来厌尘土,常怀把轻楫。


闻君东南行,山水恣登蹑。

楚乡寒食橘花时,野渡临风驻彩旗。


草色连云人去住,水纹如縠燕差池。


朱轮尚忆群飞雉,青绶初县左顾龟。

分忧馀刃又从公,白羽胡床啸咏中。


彩笔谕戎矜倚马,华堂留客看惊鸿。


渚宫油幕方高步,澧浦甘棠有几丛。

鸳鹭差池出建章,彩旗朱户蔚相望。


新恩共理犬牙地,昨日同含鸡舌香。


白芷江边分驿路,山桃蹊外接甘棠。

将星夜落使星来,三省清臣到外台。


事重各衔天子诏,礼成同把故人杯。


卷帘松竹雪初霁,满院池塘春欲回。

昔事庐山远,精舍虎溪东。


朝阳照瀑水,楼阁虹霓中。


骋望羡游云,振衣若秋蓬。

呜呼!至人以在生为传舍,以轩冕为傥来。
达于理者,未尝惑此。
昔予与君,论之详熟。

呜呼!自君之没,行已八月。
每一念至,忽忽犹疑。
今以丧来,使我临哭。

维元和十五年,岁次庚子,正月戊戌朔日,孤子刘禹锡衔哀扶力,谨遣所使黄孟苌具清酌庶羞之奠,敬祭于亡友柳君之灵。
呜呼子厚!我有一言,君其闻否?惟君平昔,聪明绝人。
今虽化去,夫岂无物?意君所死,乃形质耳。

明州长史外台郎,忆昔同年翰墨场。


一自分襟多岁月,相逢满眼是凄凉。


推贤有愧韩安国,论旧唯存盛孝章。

新秋十日浣朱衣,铃阁无声公吏归。


风韵渐高梧叶动,露光初重槿花稀。


四时苒苒催容鬓,三爵油油忘是非。

长爱街西风景闲,到君居处暂开颜。


清光门外一渠水,秋色墙头数点山。


疏种碧松通月朗,多栽红药待春还。

常时并冕奉天颜,委佩低簪彩仗间。


今日独来张乐地,万重云水望桥山。

谪在三湘最远州,边鸿不到水南流。


如今暂寄樽前笑,明日辞君步步愁。

前年曾见两鬟时,今日惊吟悼妓诗。


凤管学成知有籍,龙媒欲换叹无期。


空廊月照常行地,后院花开旧折枝。

昔日居邻招屈亭,枫林橘树鹧鸪声。


一辞御苑青门去,十见蛮江白芷生。


自此曾沾宣室召,如今又守阖闾城。

烂柯山下旧仙郎,列宿来添婺女光。


远放歌声分白纻,知传家学与青箱。


水朝沧海何时去,兰在幽林亦自芳。

家袭韦平身业文,素风清白至今贫。


南宫通籍新郎吏,西候从戎旧主人。


城外草黄秋有雪,烽头烟静虏无尘。

湘西古刹双蹲蹲,群峰朝拱如骏奔。


青松步障深五里,龙宫黯黯神为阍。


高殿呀然压苍巘,俯瞰长江疑欲吞。

忆昔西河县下时,青山憔悴宦名卑。


揄扬陶令缘求酒,结托萧娘只在诗。


朱紫衣裳浮世重,苍黄岁序长年悲。

天门暗辟玉琤鍧,昼送中枢晓禁清。


彤管内人书细腻,金奁御印篆分明。


冲街不避将军令,跋敕兼题宰相名。

闻道卢明府,闲行咏洛神。


浪圆疑靥笑,波斗忆眉颦。


蹀躞桥头马,空蒙水上尘。